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持之以恒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时间:2019-10-31 10:3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7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高等教育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办学结构逐步完善;质量不断提升,公平持续推进;教育治理体系逐步健全,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化程度快速提升,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显著增强。党的领导是高等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保证,保持与社会变革的良性互动是行之有效的高等教育发展策略,立足国情深化改革创新是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动力,以人民为中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

  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高素质人才;加强高校创新体系建设,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提高治理水平,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对外开放,为全球高等教育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规模不断扩大、体系不断完善、质量不断提升,取得了中国教育史上从未有过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70年来,高等教育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办学结构逐步完善。1949年,全国有高等学校205所,各类高校在校生11.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0.26%。新中国的成立,为高等教育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1949年到1966年这17年,我们接管和改造旧中国高等教育,建立起新的高等教育制度,学习苏联经验,进行院系调整,举办大批高校。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应当大力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以1977年高考制度的全面恢复为先声,改革开放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发展阶段。以1999年启动的高校扩招为标志,高等教育进入规模扩张的高速发展阶段。201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63所,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835万人,跃居世界第一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高等教育已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进而向普及化迈进。

  高等教育结构不断完善。从类型结构看,有学术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和职业技术高校,包括理工农医、财经政法管理、师范、艺术、体育等多种培养类别,覆盖普通、职业、成人等多种教育内容。从层次结构看,形成了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多个学历层次。从区域结构看,高等院校区域分布日趋合理,全国地级市基本上都设立了一所高校。从办学体制结构看,在公办高校之外,出现了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等多种办学形式。从学科结构看,逐步建立了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学科体系日益完善。

  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教育公平持续推进。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注重提高教育质量。早在1961年,《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教60条”)就对完善教学秩序、规范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校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

  改革开放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上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启动了以“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工程”为代表的一批高等教育发展战略。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科研体制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内涵式发展取得新突破。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累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专门人才9900万名。我国高校在全球的位次整体大幅前移,进入世界排名前列数量显著增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有力推动了创新型国家建设。

  高等教育公平持续推进。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革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培育和选拔人才以及维护社会稳定与公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以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为目标,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等,增加了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9年在尚无直属高校的省份重点支持建设14所高校,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加快发展。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