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主题教育切实服务群众 社校融合治理形成“布吉新模式”

时间:2019-10-31 10:3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主题教育切实服务群众 社校融合治理形成“布吉新模式”

今年10月,布吉街道启动社校融合治理试点工作。

主题教育切实服务群众 社校融合治理形成“布吉新模式”

布吉街道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大要素的良性互动,探索出了“社校融合治理”的布吉新模式。

主题教育切实服务群众 社校融合治理形成“布吉新模式”

布吉街道促成了辖区9个社区与辖区11所学校达成协作,设施在闲时向公众开放。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10月30日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李云云  通讯员  唐梦遥  周媛)学校体育场等设施向公众“敞开怀抱”,在闲时有序开放,帮助解决辖区群众文化设施不足短板,同时学校设施也在循环利用中更新升级;街道、社区等基层部门把服务保障学校列入日常联动工作,帮学校治河修路、维护安全;组织“五老”讲师团进学校讲故事、诉说爱国之情,引发学生强烈共鸣……在推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过程中,龙岗区布吉街道紧抓“以人民为中心”的“牛鼻子”,通过一件件贴心、暖心的实事,把家庭、学校、社会“拧成一股绳”,推进“家校社”协同发展,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大要素的良性互动,探索出了“社校融合治理”的布吉新模式。

据悉,针对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在群众“家门口”、群众感受更直接的特点,布吉街道聚焦解决辖区文化阵地短缺、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校园周边安全隐患突出等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通过探索“社校融合治理”,促成社区和学校的优质资源有序衔接、互补共享,满足辖区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以实际成果检验主题教育成效,取信于民。

主题教育切实服务群众 社校融合治理形成“布吉新模式”

普及宣教进校园活动。

让校园资源“活起来”  居民学校双双受益实现“共赢”

分设后的布吉街道人口密度大、空间狭窄、群众文化设施“捉襟见肘”,如何化解供需矛盾成为一个难题。“能不能将学校场馆设施资源,在有条件、闲时的利用起来,既不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行,又能让市民受益?”布吉街道开动脑筋、转变思路,将目光投向了学校。

多方探讨协商过后,布吉街道促成了辖区9个社区与辖区11所学校达成高度协作,学校在闲时向社区有序开放体育场地、多功能教室、图书馆、大礼堂等活动场所,免费推出社区文化大讲堂、篮球训练营、攀岩活动、图书阅览等教学培训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近在家门口的丰富、专业的文体场地、教育培训等资源福利,不仅盘活了学校的闲置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同时也极大缓解了社区文体活动资源紧缺的问题。

主题教育切实服务群众 社校融合治理形成“布吉新模式”

全国首家校内邮票博物馆在布吉开馆。

学校闲置资源对外开放,居民受益了,与此同时,学校资源也在循环利用中不断更新升级。例如,龙岭学校图书馆逐步升级为龙岗区图书馆龙岭学校分馆,并设置自助图书馆供市民自助借阅;布吉街道还建成了全国首家校内邮票博物馆,强化学生博物馆特色教育,也为集邮爱好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通过盘活校园资源,热爱运动或者阅读的布吉市民又多了许多好去处。闲暇时光,打打球、看看书、听听讲座都是不错的休闲方式。学校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市民,共享文化福利,设施也得到了改善和提升,二者在携手打造社区“文化高地”的探索上无疑实现了共赢。

主题教育切实服务群众 社校融合治理形成“布吉新模式”

整治学校周边环境。

把服务保障工作做在前  多部门联动“护校”  

学校是培育“祖国花朵”的苗圃,需要精心呵护。布吉街道积极整合辖区多元资源,将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纳入服务保障队伍中,把工作做在前,全面保障学校安全有序、绿色健康。

对此,布吉强化各部门和社区服务和保障学校的职能,将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安全保障、法治教育、心理教育、家庭教育、文体服务等嵌入到常态化、日常化联动交流中,通过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普及宣教进校园等,达到联动“护校”的效果。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