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全部

  • 全部

分享

国学大师黄节诞辰145周年纪念展昨顺德开展

发布于:2019-09-29 00:44    阅读次数:

国学大师黄节诞辰145周年纪念展昨顺德开展

国学大师黄节的不少历史资料为首次披露。

国学大师黄节诞辰145周年纪念展昨顺德开展

国学大师黄节

南粤乡村在振兴11

大洋网讯 位于越秀公园的镇海楼,是广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你可知道它和顺德籍国学大师的联系?原来,1928年,顺德籍国学大师黄节挥毫撰写了《重修镇海楼碑记》。碑文现立于镇海楼东侧。

昨日,“蒹葭苍苍·黄节先生诞辰145周年纪念展”在佛山市顺德区博物馆举行。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黄节是顺德杏坛右滩人,最早提出国学和国粹概念;曾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培育过朱自清等著名学者;在20世纪20年代任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期间,黄节首次提出和督促扩充省立图书馆、筹建越秀山博物馆等,对广东本土教育文化事业发展较为关注。这个知名的国学大师,曾与蔡元培、胡适等著名学者齐名。

据悉,这是国学大师黄节的首次个人专题展览,展览将持续至明年1月24日。展览上,不少历史资料为首次披露,比如保存在北京大学档案馆的资料、黄节先生的部分亲笔书法及当年部分著作等。

在乡村振兴发展的背景下,顺德下一步还将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对黄节先生故居作修缮,计划将其保育成为黄节纪念馆。

乡村保育深发掘

岭南先贤原来与蔡元培等大学者齐名

本次展览的主办方是顺德榕树头村居保育公益基金会。据会长马锡强表示,基金会成立三年,一直致力于乡村保育工作;在开展乡村保育之时,人物保育、文化保育同样重要。去年,马锡强和基金会成员到访北京大学,无意间看到这位广东先贤黄节先生的历史资料,他与蔡元培、胡适、傅斯年、刘半农等大学者的介绍一起静静地收藏在这所中国最高学府的展陈档案中。

一年来,基金会多次走访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等高等学府,搜集了相当数量关于黄节先生的史料,联动相关热心机构和人士对黄节先生的历史资料做了发掘。“希望为保育当地历史名人、保育传统村居注入新的内涵和动力。”马锡强表示,基金会除了举办展览外,还将发动社会力量对黄节先生故居作修缮,计划保育成为黄节纪念馆。

值得注意的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节的诗歌创作与诗学成就一直为国内外研究重点。黄节先生著作丰硕,品质极高,早已被国际学术界充分肯定,并赋予“岭南诗宗”的美名。

马锡强表示,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已故的顺德籍学者马以君先生几十年来潜心研究黄节的作品,对其诗歌创作特色与成就深具心得,曾发表《黄节和他的诗》等多篇学术论文。早在20世纪80年代,马以君多方收集黄节散落各处诗歌,更以《蒹葭楼诗》刊本为底本,综合《甲戌之蒹葭楼诗》《蒹葭楼诗续稿》《蒹葭楼集外诗》及《蒹葭楼集外佚诗》,梳理其诗歌共186首。1989年,以编年形式出版的《黄节诗集》成为国内最全面呈现黄节诗歌风貌和艺术脉络的文本。昨天,这本珍贵的历史史料《黄节诗集》翻印本在展览上进行赠阅和展示。

据了解,纪念展是国学大师黄节的首次个人专题展览,展览将持续至明年1月24日。展览中,不少历史资料为首次披露,比如存在北京大学档案馆的资料、黄节先生的部分亲笔书法及当年部分著作等。

“乡村之美离不开人,人杰与地灵是无可分割的共同体。乡贤是乡村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往往为整个乡村的道德、视野和文明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马锡强表示,在未来的乡村文化保育上,基金会还将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而这份责任体现在对乡村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名人精神的呵育与传承上,举办历史文化名人展览只是其中一个切入点。“尊重岭南乡土的内生逻辑,发掘乡村内在之美,在尊重和守护地方主体文化的前提下,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马锡强说。

据了解,基金会在乡村文化保育上成果颇丰。前不久,青田学院揭牌成立,这是中国乡村首家当代艺术教学和研究机构,旨在引入高校资源推动青田范式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复兴乡村文化与信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行不悖的乡村可持续发展之路。

5月中旬,由北京大学领衔,来自国内外的顶尖中国历史学者、社会学家开展“中国南方乡村的变迁与重建——顺德乡村考察”活动,并结集成《中国南方乡村的变迁与重建》一书,为岭南乡村建设留下了宝贵史料。

国学大师故事钩沉

首提国学 纵论岭南学术

相关教程

壶山林氏中医内科为省级

福建大数据如何助推乡村

遂平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两岸青年中山影视文化论

海南水上体育文化研究

王审知信俗文化主题曲发

问政滨州⑤·明察暗访|

2020广东遴选公务员策论文

2019年度文化娱乐类创业公

关于文化类本科论文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