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全部

  • 全部

分享

问政滨州⑤·明察暗访|30多年教龄的农村教师,评职称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发布于:2020-03-30 21:20    阅读次数:

好的教育离不开好的教师

教师的待遇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但是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

一些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的人民教师的职称问题

却一直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2018年,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2018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在农村学校工作符合评审条件的中小学教师,任教10年以上申报中级职称,任教20年以上申报副高级职称,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但在邹平市,有这样一位任职30余年的乡村教师,申报副高级职称之路却十分艰难,6月26日,滨州融媒问政栏目《问政滨州》教育专场就聚焦了农村教师评职称难的问题。

问政滨州⑤·明察暗访|30多年教龄的农村教师,评职称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邹平市某乡镇初级中学的吴老师,1988年师范学校毕业,一直在农村学校任教,2002年晋升一级教师职称,拥有30多年教龄、持有17年中级职称的他,却一直没有机会申报副高级职称。在采访中,吴老师称:每年的名额比较少,根据岗位结构比例,每年一个单位分一两个名额,有的年份是一个都没有。但是符合条件的有十几个人,甚至20几个人都符合条件,因此年龄大的老师在单位往外推报的时候就更没有优势了。按照省里下达的文件内容,我们也符合山东省职称评审条件,在符合这个条件的情况下,如果不受岗位比例限制,我们就有希望推报出去参加评选。至于评上评不上就看个人的优秀程度了,但是这个机会都不给我们,我觉得挺遗憾。

问政滨州⑤·明察暗访|30多年教龄的农村教师,评职称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记者从调查中了解到,从省里发出此文件之后,滨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滨州市教育局也发出了《做好2018年度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推荐工作的通知》,但是通知中只涉及到了正高级教师职称,对副高级职称的内容却只字未提。吴老师说,像他这样的农村教师还有不少,希望相关部门能落实省里的政策,更何况现在滨州有了这个政策,希望能够抓紧执行,吴老师说,“临近的县市,像淄博,东营,菏泽,都已经执行落实了,希望滨州市的各位领导能够照顾农村教师,把这个好的政策,让它落地生根,给农村教师一个合理的答复。”从事教育工作30年,个人的职称问题在省里已经有相关文件的情况下,却迟迟没有得到解决,是什么原因让一位优秀的基层人民教师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处境?邹平市教育局的负责人在问政现场的回应是,并未接到吴老师的投诉,也并未注意到滨州市里有相关的规定,如果有相关文件,回去会尽快落实,如果没有,只能说抱歉。对于邹平市负责人的回答,督办员文然提出质疑:省里下达的文件,滨州市现在是如何贯彻落实的?为何成文的文件通知,县区的领导同志却说并不知情?问题出在哪里?滨州市教育局局长刘春国表示,省里下达的文件确实有,符合条件的教师是有资格去参评的。目前全市有4000多名30年教龄以上的老教师,多数在农村,没有进上高级,甚至有将近800的老师没有进上中级,原来城乡一起评进职称会造成农村的老师比较吃亏,去年开始,省里提高了中级和高级岗的比例并且执行城乡分开评定,下半年,会做一次大规模的教师职称调研,摸清真实的底子,尽快给符合条件的老师们一个说法。

问政滨州⑤·明察暗访|30多年教龄的农村教师,评职称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老教师是我们教育系统的宝贵财富,职称可以说是一个老师辛苦一生的能力的认可和身份的象征,针对问政中的反映的问题,特约观察员张道祥教授表示,“刘局长的现场表态让我觉得很暖心,一定要给我们的乡村老师的一个满意的说法,教育局是教师的娘家人,对于乡村教师这样的一个群体,省里的政策我认为有四方面内容:一是放宽名额,不再受原来的名额限制;二是放宽专业,不一定要专业对口;三是放宽条件,不再有英语、计算机等条件;四是不再于城镇教师一起评比。这些政策应该说是体现了对乡村老师的倾斜,应该更多的让这个群体感觉有奔头、有希望,才能够吸引更多师范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去。”

问政滨州⑤·明察暗访|30多年教龄的农村教师,评职称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孙妙/ 文字整理

相关教程

山东省科技文献共享服务

滨州一幼师殴打幼童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