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全部

  • 全部

分享

张志勇: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的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

发布于:2022-12-23 00:38    阅读次数:

  如何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的有关论述?一起来看张志勇教授的解读。

  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何深意?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党对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相互作用规律的深刻揭示,是面对复杂激烈国际竞争,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的战略性、根本性、历史性选择。

  党的二十大报告一共15个部分,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之后,作为第五部分,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一,更加突出了科教兴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过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一直把教育放在民生中进行部署和安排,这次把教育、科技和人才一并部署,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根本战略思想,突出了教育是民生更是国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关乎人民生活幸福,更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第二,更加突出了教育、科技和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支撑作用。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协同发力、整体联动,才能全面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更加突出了教育在科教兴国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2、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把教育、科技、人才合为一个部分进行论述,有何重大意义?

  第一,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新突破。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必须靠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必须靠人才,人才必须依靠高质量的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和人才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一起部署,体现了党对教育、科技、人才相互作用规律,以及它们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科学的把握。

  第二,体现了党对教育发展战略的新突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党和国家要全面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要更加主动发挥教育强国建设在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的基础性、主体性、战略性作用,要更加主动地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力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

  第三,体现了党对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理念的新突破。要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理念,建立大教育、大科技、大人才观,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和发展新优势。

  3、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新时代新征程赋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新使命。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要发挥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必须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新征程中,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大意义:

  一是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是满足人民美好教育生活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促进教育公平,大力造就共同富裕之生命主体。

  二是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是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高质量人才提出更加迫切的需求,只有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

  三是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是培养大批战略科技人才,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科学发展上我们还面临着原始创新不足,在经济社会建设上我们还面临着西方许多“卡脖子”技术,突破西方的封锁和挑战,必须加快建设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为国家培养战略性科技人才,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4、 怎样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新时代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性?

相关教程

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

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全面

在科教兴国路上绘就科技

张力: 新时代新征程建设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

胸怀国之大者 建设教育强

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

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