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广东建国家公园不妨多考虑教育功能

时间:2020-03-06 19:0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谭 敏

  3月3日广东省政府召开的专题工作会议透露,广东将全力推进广东南岭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广东谋划创建的南岭国家公园为全省第一个国家公园,其范围包括南岭—石门台片区和丹霞山片区(部分划入)。

  广东全力推进国家公园创建,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当下,尤其具有特别的意义。有专家表示新冠病毒来源于野生动物。这一公共卫生事件为所有人敲响警钟,也提醒我们,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而保护野生动物,不仅要杜绝非法交易和滥食野生动物,也要保护好野生动物生活的自然环境。建设国家公园,从某种程度上看,就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家园。

  国家公园的概念起源于美国,自1872年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诞生以来,已在全球200多个国家通行,推动了世界性的自然保护运动的兴起。中国的国家公园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正在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体系。截至2019年底,中国已有三江源、大熊猫、祁连山、东北虎豹、神农架、武夷山、钱江源、海南热带雨林、南山、普达措这十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面积将近22万平方公里。这些国家公园的实践探索不仅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生态支撑,也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绿色发展的全球生态体系贡献出中国智慧。

  广东加入创建国家公园的行列,无疑是件好事,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绿色发展,以及提升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宜居度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作为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要看到广东与西部国家公园试点的不同之处,不妨结合自身特点,做出更多探索。

  首先,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每一个国家公园,都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不只有野生动植物,不只是自然环境,还有人。广东人口众多,在谋划创建的南岭国家公园的范围内也一直都有相当数量的原住民和村落存在。国家公园不是把人赶走,贫穷也不是真正的生态保护。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生态涵养与资源利用的平衡,值得好好思考。

  其次,保护与教育相结合。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不妨投入更多资源,在国家公园建设的同时予以教育功能的配套,提供更多相关服务。比如,建立森林营地、生态观测点、自然教育解说系统等等。以建设国家公园为契机,推动将自然教育融入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中,把国家公园建成理想的户外课堂,让所有人都能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体悟到尊重自然、呵护自然的重要性。(谭 敏)

[ 责编:李海晗 ]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