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新闻: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第一资源”

时间:2019-11-24 05:4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中公浙江人事考试网·国家公务员考试提醒您关注国家时事政治_时事热点_时事新闻: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新闻: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第一资源”】

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资讯_备考资料_考试题库汇总

导语:中公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时政模拟题、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第一资源”。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朱旭东,山西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山西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 赵英

本文看点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教师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来抓。新中国成立之初,明确将师范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建设的根本和全部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予以推动。改革开放以来,师范教育和在职教师培训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发展道路。进入新时代,教师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更加突出。

70年来,我国教师教育政策体系更加完备,实践体系更加有力,培养体系更加专业。

面向新时代,教师教育工作着力建构由中国一流师范大学和一流综合性大学担当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以区县教师专业发展机构为核心的教师教育体系、“互联网+”教师教育体系,完善质量保障制度体系。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教育是一项国家事业,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政策领域,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光辉历程中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取得了辉煌成就。

教师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教师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来抓,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微观落实,持续推动教师教育体系与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事业发展的时代要求相适应,为我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第一资源”支撑。

新中国成立之初,师范教育受到高度重视,明确将师范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建设的根本和全部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予以推动。

1951年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师范教育会议,确定了高等师范学校调整、设置的原则;次年颁布《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草案)》《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和《关于大量短期培养初等及中等教育师资的决定》。随后,教育部还陆续颁布了各级各类师范院校的教学计划、实习办法,并在实施中及时修订和调整。上述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奠定了新中国师范教育独立设置的基本格局,明确了正规师范教育与大量短期训练相结合的基本方针,我国师范教育基本架构得以确立,并在短期内获得较大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师范教育和在职教师培训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

1985年,国家教委召开全国中小学师资工作会议,明确强调师范教育是培养中小学师资的主要阵地。同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采取特定的措施提高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把发展师范教育和培训在职教师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措施”。1986年,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高等师范本科、高等师范专科、中等师范三级师范教育体系,陆续对各级各类师范教育的办学规程、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提出了明确要求。1985年,我国第一所特教师范——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正式开学,首设盲童教育、聋哑教育和智力迟钝教育三个专业。在职教师培训方面,1986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加强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并陆续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各级各类教师进修教学计划,标志着我国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道路。

1990年以来,我国师范教育由以规模数量发展为主要特征,进入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学科结构、提高办学效益为核心的改革发展新阶段。

一是教师教育的法制化进程加速。以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5年《教师资格条例》和1999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为标志,我国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走上了法制化道路。

二是高等师范教育改革深入推进。颁布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组织实施了“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跨世纪园丁工程”,师范教育进入加强内涵建设、质量提升的新阶段。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