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碧江区五举措成就教育高位均衡

时间:2019-11-03 04:5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碧江区五举措成就教育高位均衡

发布时间:2019-11-01 15:56:29      来源:贵州网

  为突破区域内教育发展“瓶颈”,着力解决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城镇挤、农村弱”现状,不断缩小城乡间、校际间教育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实现适龄儿童、青少年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2013年以来,碧江区从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入学机会、加大经费投入、增强师资力量等方面找准突破口奋力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抓关键,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压缩行政经费6%用于教育事业,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积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累计投入资金123831万元,在区域内中小学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和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工程,新增校舍面积435005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馆面积89310平方米、学位34905个,购置810万元教学设备,配置班班通教室1183间。

  二、调布局,多方整合教育资源,扎实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一是抓住铜仁一中、碧江区职校搬迁机遇,创建中学1所、小学1所。二是积极落实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新建小学12所,改扩建31所中小学,极大缓解碧江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三是提前布局新区教育资源,在川硐、灯塔两街道新建中学1所、小学3所,易地迁建小学5所,改扩建中学1所、小学1所。四是通过“撤、迁、建、改”等途径,布局调整39所村级小学学生到寄宿制小学,撤并中小学(点)20所,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重师资,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促进城乡师资队伍均衡发展。一是通过公开招考、绿色通道引进、特岗教师招聘等方式补充教职工1366人,全面优化农村教师队伍。二是稳步推进城乡教师交流,每年选派教师、校长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支教,6年来共计轮岗教师1655名。三是加大城乡教师培训工作力度,投入1060万元培训全区各学校教师,全方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现碧江有教学名师910人,省级名师工作室3个、市级名师工作室6个,实现“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转变。

  四、抓管理,以管理促内涵发展,重规范助区域教育质量提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着力点,深入开展“中国梦·我的梦”“祖国好·家乡美”“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等主题教育活动、“4+2”特色教育活动、教学集体视导、蹲点教研、阳光招生、中小学办学行为专项督查和中小学实验操作竞赛与测试等,碧江连续六年获全市教学质量管理一等奖,3所学校获“全国篮球特色学校”称号、22所学校获“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称号,15所学校获“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称号,在国家、省、市组织开展的相关活动中成绩斐然。

  五、推改革,探索联合办学机制,引导区域义务教育共同发展。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一是针对当前农村存在的留守儿童问题,建立并推进关爱留守儿童“1234”工作法,投入85万元创建留守儿童之家28个,打造留守儿童温馨家园;二是全面落实“两为主”政策,确保了进城务工随迁子女100%入学。三是全面有效开展午间配餐及课后延伸服务,解决困扰家长的学生午餐和“4点半”学校问题。四是建立学区管理改革体制,将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划分为6个学区,通过学区化管理打破校际间、学段间壁垒,推进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有力推动了碧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