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广州大学生失联引全校倾巢寻找 心理学家献言分析

时间:2019-08-29 05:47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金羊网讯 记者宋昀潇 实习生卢锦霞报道:3月13日的一夜,对广州某大学的众多师生而言并不轻松。该校大四学生林某舜于12日晚失联,寻人启事刷屏了学生们的朋友圈,就连已毕业的学生也加入到了这场寻人启事,希望早日寻见林某舜。14日凌晨,已失联近48小时的林某舜终于联系了父亲,称因感情问题一个人想静静,“失恋”即失联的话题却引起了社会各方的热议。

感情问题让他选择“人间消失”

3月12日早晨7点许,是林某舜与家人最后一次的联系,当时林某舜给林父发了一条短信,声称遇到了感情问题,他想不开。林父看到后大惊,打回电话时却一直拨不通,“我真怕他出什么意外!”焦急的林父在12日当晚便从工作地中山赶到了大学城,四处寻找林某舜。然而无论是在学校还是林某舜在南亭村的出租屋内,皆遍寻不得。焦急的林父又是报警又是四处拜托林某舜的同学帮忙寻找,整整48小时,林父告诉记者他都没有睡过一个完整的好觉。

13日,通过派出所与运营商的排查,发现林某舜的手机定位在广大和广美之间的南沙快速路附近靠近江边的地方。亲朋好友立刻前往该地寻找,但都没有寻找到其下落。

幸运的是,14日凌晨,林某舜主动联系了林父,称自己在星海学院附近的校道上,林父告诉金羊网记者:“见到孩子时他的精神有点恍惚,他告诉我他只是一时烦闷,想一个人安静一下。”

失联学生临近毕业压力大 全校师生接力寻人

由于13日查出的林某舜手机定位靠近江边,加上曾发“想不开”短信,引起了林某舜大学同学们的担忧。13日晚上,关于林某舜的寻人启事刷遍林某舜大学校友们的微信群、朋友圈,“昨晚10点多,一打开朋友圈都是转发寻人的信息,大家都很担心他会出事,纷纷接力。”该大学一名大四学生告诉记者。就连已从该大学毕业多年的校友也在各个大学相关的微信群被寻人启事刷屏。随着事件发酵,各大媒体纷纷跟进,不少人熬夜刷机关注林某舜的最近进展。

记者通过林某舜的好友试图联系上林某舜,希望从中了解一下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给广大热心人士一个交代,但并未取得任何回复。林某舜的好友告诉记者,在他眼里,林某舜是一位学习成绩不错,勤奋上进,会经常跑去自修室学习的学生。他还爱好玩音乐,曾是广州大学吉他协会的会长,性格热情开朗,为人耿直。而对于乐观开朗的林若舜为什么在这两天会采取自我消沉的极端行为,好友猜测,因林某舜是一名大四学生,来自毕业论文、实习工作上的压力可能或多或少影响到了他的情绪。

大学生失联引众议 有人理解有人批评

林某舜虽最后平安寻得,却在广州各大高校“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表示对林某舜行为的理解与同情,也有人认为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应对自己行为负责不给他人添麻烦。

金羊网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与林某舜同校的在读大学生。

有学生向记者表示,失恋即失联的现象的确存在,“我之前有朋友失恋了也是这样失联了,喝醉酒了,手机又没电了,舍友和朋友满校园去找,幸好很快找到了。”也有人十分理解,“失恋了自己想安静这种可以理解呀,用情更深的一方受到的打击更大,一时间难以承受。”

但也有一些批评的声音,王同学便直言:“善意不应该被浪费。大家都很担心他,结果他这么任性,应该罚他国旗下讲话。”蔡同学看法类似:“他这样的行为是有点幼稚的。因为真正成熟的人不会因为失恋这件事情就玩失踪,害大家担心不说,心中的疙瘩也没得到消除,最后还是要回归现实去面对的。”

心理学家献言 情绪管理能力应从小培养

资深心理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靖有多年高校教学经验,他向记者直言:“就我观察,现如今大学生普遍存在情绪管理能力不强的问题,并且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也普遍下降,他们更喜欢封闭自己在线上释放。当遇到人际关系的困难,特别是亲密关系的困难时,并没有有效的调节情绪、缓解压力的技巧。他们并不愿意通过主动沟通去化解一些压抑的情绪,而采取消极回避。”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袁爱玲则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角度分析此事,“我们的教育需要反思,家庭和学校从小关注孩子文化课学习成绩如何,忽视了对孩子心理品质、责任感、使命感等的重视和培养,造成现在孩子遇到问题会采取一些不太恰当的处理方式。”

“学生发‘想不开’短信后就失联,表现他对负面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如果学校和家庭忽视孩子心理健康、人格品质,仅仅是抓住考试、学习教育,未来青年人出现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多!”袁爱玲提醒道。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