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場規模邁向千億級,校服何時告別“土肥圓”?
誰的青春裡都少不了一件校服,但談起校服的樣子,“土肥圓”“毫無設計感”“千校一服”……屢遭“吐槽”和嫌棄的校服卻始終難以穿出青春的模樣。
早在1993年,當時的國家教委就下發了《關於加強城市中小學生穿學生裝(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但20多年過去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我國服裝業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年輕學生的審美品位也發生巨大變化,但校服的演化卻顯得緩慢滯后,如何讓校服更美仍是一個待解的難題。
校服市場向千億級規模邁進
“學校要求每個同學都要穿校服來上課,我們每個人有三款校服,春秋款、夏款和冬款。”在北京房山區某中學就讀高一的王然告訴記者,因為要天天穿校服,家裡為他每款各買了兩套,方便換洗。
“穿校服是學校要求的,雖然有的同學不愛穿,但我挺喜歡的,有時候放假在家也會穿,穿著運動起來舒服些。”在我國,像王然一樣的中小學生還有很多,校服是陪伴他們青春期最多的衣服。
“學生統一服裝既能減少孩子們的攀比心理,還能方便管理,看起來也更整齊、整潔。”學生家長姚女士說。
“價格還算能接受,太便宜的也不敢讓孩子穿。”學生家長李雲鵬認為,讓孩子穿校服能節省一筆為孩子買衣服的費用。
作為中國服裝行業的一個細分領域,近年來,校服產業發展迅速。根據教育部發布的《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7年我國中小學在校學生人數約1.85億,校服每年的需求量約為6億∼7億套,市場規模超過700億元。業界預計,到2025年,我國的校服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00億∼2000億元。
中國校服產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方表示,我國校服市場巨大,一些國內傳統的服裝企業都進入校服行業了,不少國外頂級品牌也開始進入中國校服行業。
校服為何難以告別“土肥圓”
產業發展迅速,市場潛力巨大,但校服的樣式與品質卻始終受到詬病。
據了解,目前,我國大部分中小學校的校服都沿用上世紀90年代的運動風格,以運動服為主。“校服穿在孩子身上,鬆鬆垮垮的,很拖沓,一點也看不出來朝氣,就是一件簡單的衣服,沒有什麼設計可言。”陳海林的兒子在山東濟南一所高中就讀,他對孩子校服的樣式表達了不滿。“而且尺碼也不科學,孩子的校服褲子長度合適了但腰圍太鬆。選個腰圍合適的吧,結果褲子又太短了。”
業內人士認為,長期以來,多數中小學校片面強調規范統一,不重視校服舒適度與美感,往往訂制結構鬆垮、樣式陳舊的校服,導致學生討厭穿校服,社會公眾對校服的滿意度也不高。最新調研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校服公眾滿意度低於30%。
“從上世紀90年代起,各個學校就開始採用肥大、拖沓的運動校服,顏色主要有藍、紅、綠、白等。如今大部分學校校服還是採用這樣的校服款式。”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的一家校服生產廠家負責人國先生向記者介紹說,目前在部分地區,“十年一服”“千校一服”的情況依然存在。
至於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國先生透露說,目前地方上多以小工廠加工校服,不具備規模化、精細化、品牌化的生產模式。“這些小工廠隻會做廉價的運動服,而一些地方政府對校服有限價,也隻有小工廠能滿足生產要求。一旦講起品質,注重顏色、款式及面料質量,往往會超出限價。”
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校服市場仍比較封閉,部分地方甚至存在壟斷保護的問題,使得一些品牌服裝企業難以進入。
校服產業需要供給側改革
近年來,校服的“土肥圓”問題引起了各界的重視。2015年7月,教育部等四部委就聯合發文,明確指出校服的式樣影響學生的形象和氣質養成,要求各地方相關部門確保校服品質,發揮校服育人和審美功能,保障廣大中小學生健康成長。
今年全國兩會上,校服也受到了代表委員的關注。民革中央提交了關於“推動優質供給,杜絕劣質校服”的提案,建議加強功能面料開發與校服款式設計,改進校服美感與舒適度,重點破除限價及“地方保護”,讓更多學生和家長擁有選擇“優質優價”校服的權利。
王方認為,要讓校服變得更美,需要把校服交給市場。比如推動家委會和學生參與到決策中,摸索出一個能夠有效協同的機制,校服市場才能真正變好,優質產品才會更多涌現。
深圳市福永中学
深圳市福永中学创办于1976年,是一所公立初级中学。学校占地46495平方米,倚山望海,环境优...(83)人阅读时间:2023-04-28郑州外国语学校
郑州外国语学校官方网站,郑州外国语学校欢迎您...(128)人阅读时间:2023-04-28南雄中学考上北大清华的名单
2008年12月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南雄市黄坑中学,创办于1956年。位于广东省...(67)人阅读时间:2023-04-28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创建于1913年,是一所高标准的现代化寄宿制公办普通高级中学。前身为建...(73)人阅读时间:2023-04-28【教育】巫山县中学信息
巫山县中学信息 序号学校代码学校名称办学类型办学类型代码举...(166)人阅读时间:20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