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第三届全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成功召开

时间:2019-06-30 17:2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2019年1月26-27日,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第三届全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在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举行。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承办。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副秘书长张东燕,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刘宇辉,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孟繁华,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组长、北京教育学院教授李方,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圣国,中共海淀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尹丽君,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校长陆云泉等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美国、芬兰,我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所高校,90个研修机构,303所中小学、幼儿园的1300余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共同围绕“链接与赋能——新时代教师的全专业发展”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分享交流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新理念、新实践、新成果、新预见。

“第三届全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会场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

顾明远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教育进入了新时代,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教育质量要靠教师,要培养新时代高质量、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他认为,教师的成长不仅要在师范院校里培养高质量的教师,而且要在教师入职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提升各阶段教师的教育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教师的成长要经过五个修炼:一是意愿,要有做老师的意愿,不忘初心,培养人才,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二是锤炼,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和新的问题时,要不断地锤炼、锻炼,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提高教育品质。三是学习,向理论学习,学习教育的规律,学习教育的历史经验;向实践学习,参加本次大会也是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四是创新,要面向未来,创新教育方法。五是收获,看到学生的成长,看到教育的发展,教师就获得了一种成功的喜悦,要在获得的过程当中吸取经验,不断前进。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刘宇辉

刘宇辉在致辞中表示,新时代实现教育改革发展新蓝图的关键和重要基础在于教师队伍建设。他表示,新时代的首都教育更加注重立德树人,更加注重教育公平,更加注重教育质量,更加注重改革创新。首都教育发展得到了教育部以及中国教育学会的大力支持和指导,能够走在全国前列,关键在于有一支敬业奉献、教书育人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首都教育将继续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建设,狠抓政策文件的落实,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实地抓好抓实。一是要着力在师德师风上下功夫,二是着力在优先发展上下功夫,三是着力在精准施策上下功夫,四是着力在校长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两年来,为全国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方向引领和专业支持,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海淀区也依托中心秘书处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他衷心祝愿全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成为教师教育领域的标志性学术会议,指导北京,服务全国。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圣国

刘圣国代表中共海淀区委、海淀区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们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多年来,海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把海淀教育作为金名片和命根子,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高标准地谋划海淀教育发展的蓝图,使海淀教育事业走在了全市的前列。海淀区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关心教师成长,面向全区设计“三维四级”的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个性化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是海淀教师成长的摇篮,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教师腾飞的助推器,多年来一直高品质地服务、引领海淀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学校的成果“创建基于课程标准的区域教学改进体系”荣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入选3个国家基地: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期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培养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首批高中化学学科教研基地,中国教科院STE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两年以来,开展了扎实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于促进全国教师的专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东燕主持开幕式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