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落后地区教师流失加剧 教育领域凸现"马太效应"

时间:2019-06-10 04:3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落后地区教师流失加剧 教育领域凸现"马太效应"
 
2006年09月21日09:38 新华网  

  新华社高管信息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新华网银川电(记者曹健郑玮娜文贻炜)"外面的老师分不来,里面的老师留不住",记者近日在宁夏、青海部分贫困地区调研时发现,当地教师流失现象严重,优势教师资源越来越向发达地区、城市、川区集中,使得教育资源优势地区日益明显,落后地区日益落后,教育领域凸显出"马太效应"。


  有关教育界人士分析,教师流失在一段时间内将不可避免,有关部门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教师流动进行有序引导,消除或者缩小地区教育差距,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落后地区教师流失加剧教育领域凸现"马太效应"

 

  武陟县龙源镇龙源一中教师李雪琴正在给初二一班学生上课。摄影 李煊 谭勇

  

落后地区教师流失加剧教育领域凸现"马太效应"

 

  

落后地区教师流失加剧教育领域凸现"马太效应"

 

  

落后地区教师流失加剧教育领域凸现"马太效应"

 

  

落后地区教师流失加剧教育领域凸现"马太效应"

 

  以上均为经济落后地区相关教育图片,资料图

  教师流失,教育领域"马太效应"日益凸显

  今年年初宁夏两会,民革宁夏区委会《关于解决宁夏南部山区基础教育存在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指出,由于待遇低,多年来,西海固地区师资队伍不仅得不到补充,现有的教师队伍亦不稳定,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由于待遇低,且短时间内解决无望,山区不少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纷纷要求改行,或到山外发达地区任教。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造成的结果是外面的分不来,里面的留不住,山区教师不仅数量不足,而且整体素质无法提高。

  宁夏同心县丁塘镇金家井村教学点的代课老师金学明连续干了6年,月收入仅300元,他一人承担着教学点一、二、三年级和学前班所有课程,如今他的教学点学生达到20名。然而金学明告诉记者,好几次自己都想放弃,又舍不得这些孩子,自己还年轻,一个月300元哪里不能赚,家里四口人也要生活,也许哪一天自己就真的不干了。

  记者调查发现,教师流失特别是年轻教师流失使得教师出现结构性断层。青海省乐都县六中现有教师107名,近两年,学校先后有6名年轻教师被调走,而现在该校30岁以下的教师只有3名,30-35岁之间的教师也只有8人,学校老师平均年龄超过40岁。该校高三(七)班班主任赵积云忧心地说,再这样下去,后继力量跟不上,学校教育就要出现青黄不接了。

  教师流失也使得基层女老师更加匮乏。在宁夏同心县田老庄乡光彩中学(小学到初中九年制),该校56名正式职工中只有一名女教师,而该校的两个回族女童班必须由女老师教学。该校校长马景海告诉记者,女童班教育一直都是靠支教女老师支撑着,田老庄十年九旱,学校的老师经常只能一个星期全吃土豆,用水也非常紧张,女老师一般不愿过来,来了也很快就走了。现在依靠支教女老师教学的女童教育模式不是长久之计,一个教师要教上三五年,工作才有了延续性。

  教师流失还使得专业老师比例失调。记者在西海固采访时发现,这些地区许多学校绝大多数都不缺语文老师,英语老师、音乐老师、美术老师、体育老师短缺,甚至连数学老师编制也无法达到要求。宁夏固原市西吉县是国定贫困县,人均年收入仅1740元。该县白崖中学初三(2)班的学生王玉虎告诉记者,他们经常换老师,初二第一学期光英语老师就换了5个,一学期下来整个班的英语成绩普遍下滑了20分左右。

  在乐都县,该县教育局副局长许元升给记者描述了这样一张教师流失路线图,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高中扩招,扩招之后缺编的老师大部分都是从周边县州调入,周边县州高中扩招本来就缺教师,这使得周边县州高中教师缺编现象进一步加剧;没办法,县城学校只好从乡镇学校和初中学校调入老师,乡镇学校从山区调老师。许元升说,教师流失,全国都是这样,基本路线是单向流动,一般都是农村流向城镇,中小城镇流向城市,市县流向省会城市,边远落后地区流向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工作条件差的、收入待遇低的地区流向工作条件好、生活待遇高的地区。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