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增强乡村教师留任意愿 是补齐乡村教育短板之关键

时间:2019-01-16 01:28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乡村教育是我国公认的教育短板,其中,乡村教师又被认为是直接影响补齐教育短板的关键性因素。尤其是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师资力量的不断充实事关教育脱贫攻坚战的胜败。近日,一份由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师资队伍向好发展。

  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各地共招聘特岗教师7.7万人,分布在1万多所农村学校,乡村小学和初中生师比低于国家标准。2017年全国小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95.26%,其中农村为93.80%;全国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84.63%,其中农村为81.10%,城乡差距较2016年有所缩减。

  根据报告,2017年,乡村教师生活补助首次实现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的全覆盖,各地人均月补助标准为322元。调查还显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后,对支持计划持满意态度的乡村教师占比达84.85%。83.46%的乡村教师愿意继续留在乡村学校任教。

  近年来,在相关教育政策专注于教育均衡以及各界舆论聚焦教育脱贫的舆论背景下,诸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流失、撤点并校的不利影响以及异地就学等现实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为此,决策层不断在政策层面发力,一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目的就是要确保全部适龄学生充分享受义务教育权利,避免掉队现象发生,其中,加大乡村教师的待遇水平,提升其留任意愿正是重要发力点。

  实际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早就明确提出,面向2020年,我国义务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巩固普及成果、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均衡发展。而正如前述各界一致认为的那样,补齐教育短板理应是促进教育均等化的当务之急,其中,农村教育更应是重中之重。这其中,教师资源的重要性最受公认与期待,认为其对弥补城乡校间差距,促进教育均衡而言至关重要。

  在笔者看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环境,解决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是推进义务教育整体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教育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制度改革滞后等一系列原因,我国中西部农村和偏远贫困地区教育资源长期稀缺,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基于此,包括促进教师流动在内的一系列可为手段都应加紧推动,与此同时,采取鼓励举措吸引优秀教师任教农村教育,对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水平而言至关重要,这也该与配足配齐农村、薄弱学校合格教师,加大培训力度,组织教师到优质学校学习进修,提高教学水平等软件提升一并,成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唐明梅 )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