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朱锫:走向新生态 | “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建筑论坛主题陈述

时间:2018-11-06 18:58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朱锫:走向新生态 | “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建筑论坛主题陈述


【Challenges:Reflexive Perspectives on Architectural Thoughts, Education and Practice】

?“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建筑论坛

系列报道(一)


朱锫:走向新生态 | “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建筑论坛主题陈述


朱锫:走向新生态 | “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建筑论坛主题陈述


朱锫:走向新生态 | “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建筑论坛主题陈述


国际美术教育大会建筑分论坛:

《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

于中央美术学院北区礼堂开幕。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朱锫教授做主题陈述:


走向新生态

Towards a New Ecosystem

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国际论坛。今天,五十几位来自美国、荷兰、英国、瑞士、挪威、日本、中国各个地区与城市的建筑院校院长与学者、知名建筑师、策展人、艺术家齐聚于此,以“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为主题,展开一系列的讨论,交流我们当下面对的境况,分享面对挑战的思考与应对,从而再次界定起点,厘清此刻,创造未来。


这次论坛发生在一个有着多重意义的百年纪念性时刻。我们首先要纪念的,也是这次论坛最直接的语境,是中央美术学院建校100周年。1918年,杰出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倡导建立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开启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道路,这个学校也最终发展成为今天的中央美院。蔡元培的思想提倡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渗透与促进,也提倡东西兼容,互采所长。这种兼收并蓄的理念融入了中央美院的基因中,百年来,央美汇聚了来自不同背景、形形色色的教育者,培养出大批独立的个体,并且在85美术新潮至今,愈发呈现多学科的繁茂兴盛,以及与世界对话的充沛活力。


另一个重要的百年,是一战结束的百年,以及即将到来的包豪斯创立百年。包豪斯的发展脉络当然不曾与央美有过什么交集,但在全球百年跌宕中,包豪斯与央美之间,竟然有着耐人寻味的呼应。在一战带来的技术理性悲观社会情绪中,作为包豪斯首任校长的格罗皮乌斯,试图通过设计教育实现大同。他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理想,推行开放的教育体系,鼓励多样观点形成的张力,实验性地探索现代设计的方向。


两所学校的发展都以开放与兼容的教育理念,深深地嵌入百年社会与时代转型中。蔡元培的思想培育了大批中国新时代人才,而包豪斯的理念,在二战后通过老师和学生们的迁移传播,散布全球。我们甚至可以说,今天我们能够聚集在央美,他们是两条背后的历史线索。而在接下来我要说的“挑战”面前,这两条线索其实又交错在了一个一致的节点上,同面不确定的未来。


是什么样的挑战呢?


首先,是乌托邦的幻灭。这是在当下的时间节点上,我们面对的一个整体时代背景。社会发展变化的速度已远超过人类的经验范畴,技术进步的极速推进产生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我们的未来似乎无法再如百年前那样,被纳入理性控制的清晰规划中。人们对一个可预期的现代文明乌托邦的想象已然无处依托,传统主张进退失据。我们是否依然相信设计与创造的力量,相信能够迈向理性的未来?


其次,是共同体的崩解。全球化走向了出人意料的境地,全球政治空间与地理空间纷纷碎裂,世界局势的动荡令人不知所措。技术支撑下人们之间的联系愈发通达,但人们作为一个整体的愿望却在各种势力斗争中被消解。政治、经济、财政、制度等重重危机带来孤立与困境,我们是否会回到保守的世界结构中,相互对抗,甚至画地为牢?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