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落幕

时间:2018-11-01 21:1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第十三届中国北京 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落幕

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落幕

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落幕

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落幕

  文化创意产业的大舞台——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历经4天紧张热烈的集中活动,于10月28日下午,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

  历时4天的第十三届北京文博会围绕“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助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主题,汇聚海内外优质文化产业资源,聚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新成果,全面展示北京加快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新成就,提升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水平,示范引领全国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本届文博会国际化程度大幅提高,共有5个国际组织、69个国家与地区的87个境外代表团组参加文博会活动,参展参会国家数量创历届文博会之最;全国18个省区市代表团参展参会。文博会期间共接待以业界专业人士为主的各界观众约20万人次;文博会主题报告会和10场论坛,有218位包括国际组织高层负责人、国家产业主管部门的权威人士和国内外业界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到会演讲,3500位业界专业人士到会交流;以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文化产品交易、产业合作为主要内容的25场项目推介交易签约活动,吸引了海内外1.5万位客商到会洽谈交易。

  据不完全统计,本届文博会“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共签署文化创意产业项目39个,金额68.135亿元人民币。其中“文化+金融+科技+创意”类项目签约金额大,占总金额的近65%;与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多,占项目总数36%;“一带一路”等中外合作成绩突显,合作项目金额占比22%;传统文化类项目稳步提升,金额占比近20%。

  本届文博会继续举行“走进文博会看北京”系列活动,引导市民深入走进文博会主会场和北京10家有特色的博物馆、艺术馆、青少年科技文化体验中心、文化创新企业单位,让市民实地了解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成果,感受文化与产业融合之美。本届文博会凸显五个鲜明特色。

  ■ 全面提升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与各产业加速融合,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在本届文博会上,一系列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产品、新技术、新平台纷纷亮相,显示中国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全面提升,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成果明显。

  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引领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语言文化博览会集聚国内外语言高端技术和产品,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汇聚开发世界各国语言资源,解决跨语言交流障碍等问题;科大讯飞的智能批改+类人答题、全球中文学习模拟测试与训练平台等,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

  新闻出版与广播电影电视展区充满科技气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全息投影、3D投影、大空间定位等技术得以全方位应用。北京广播电视台展示融合发展的新景观,其中有全国第一家全频可视化广播电台,提供全方位立体传播模式;北京IPTV不仅是电视,更是互联网化全媒体业务交互平台;融媒体中心,实现跨媒体兼容。首次展出的8K110寸电视,超高清技术领先世界;一块长20米、高3米的高清巨幕,循环播放中国大百科斥巨资打造的《穿越时空的大运河》超高清视频,讲述千年流淌的大运河文化,展现大运河美景。

  2018中国数字创意与技术博览会好戏连台,全国首部4D城市IP电影《漫游朝阳》上映,3R体验中心亮相。VR、AR、MR各种高科技设备眼花缭乱,有东岳庙VR全景漫游影片、国家文创实验区MR交互体验、朝阳规划艺术馆AR导览等,鸟巢、水立方、奥运塔等景观尽在掌中把玩。

  文化和旅游融合,创造了无数的新业态,促进了旅游产业的新发展。北京旅游馆以“让文化鲜活、让旅游生动”为主题,集中展示北京文旅融合的成果。老字号浓缩北京味道,京城百工坊聚集非遗,戏剧演艺秀北京,北京礼物承载古都情意。体育产业展区集中呈现体育+全产业融合的新风貌。

  ■ 集聚优秀传统文化产品,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本届文博会集聚优秀传统文化产品,彰显传统文化的力量,推动传统与现代对接,展示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生生不息的魅力。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