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聘请专家担任管理、技术、销售顾问。
吕梁市林业局技术顾问张德志现场为枣农讲解红枣剪接技术。
罗家山红枣专业合作社成立大会现场。
十九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描绘的一项项具体目标和举措,正在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改革开放40年来,祖国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的农村也随着新时代到来旧貌换新颜,临县罗家山自然村紧跟时代主旋律,红枣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为临县红枣的振兴与发展,探索了一条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路子。
农历正月初九,当人们还沉浸在过年的喜庆气氛时,临县三交镇罗家山全村村民却肩扛着农具早早就来到田间地头,带着书本在现场聆听红枣专家讲解红枣栽培剪裁技术了。这一天也是他们穷则思变,自发组织成立红枣专业合作社,准备实现致富梦的开始。当日得到了吕梁县市有关政府的热诚关注,吕梁市林业协会会长杜增生、吕梁市林业局经济林技术总站站长刘艳青、临县三交镇党委书记贺向亮以及红枣方面等有关专家均前来参加了成立大会。罗家山红枣专业合作社由本村59户村民自发自愿组织,会上他们按照《章程》规定选举出了理事会、监事会等领导班子。
罗家山、史家洼两个自然村组成了临县三交镇史家洼村,其位于三交镇西南端,户籍人口1360人,425户,贫困户187户,耕地3000余亩,其中红枣林近2000亩。有3条村通公路从东、南、北3个方向通达本村,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地理地貌地带。多年来,红枣一直就是这两个自然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曾一度时期由于红枣的收益是方圆二三十里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村庄。近年来,由于村内大批劳动力出外务工,村内劳动力严重短缺,无法对枣林实施正常管护,导致所生产的红枣质量下降,秋季更难以正常采收,红枣产业濒临灭失。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号召,临县三交镇史家洼村结合中央扶贫攻坚政策和省、市、县、镇各级政府振兴农业、农村的方法措施,通过科学种植,提高枣农收入,最终达到全村村民共同富裕的目的,在史家洼行政村的两个自然村罗家山、史家洼分别办了两个红枣专业合作社。红枣专业合作社以铸造品牌和培育人才为基点,助力临县红枣的振兴和发展。
两个合作社初步计划各吸纳1000亩红枣林为试点,作为合作社红枣林的基础,通过国内先进的富硒有机培训技术提升红枣质量,打造“临县富硒母枣”优质特色品牌,围绕红枣专业合作社主导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精心管护范围,壮大合作社的种植规模,达到示范作用,待条件成熟后,可以全县推广。同时,连带开发观光旅游业,以农村小旅游带动农业大产业的方法促进农副产品的销售,为临县农业发展和优质农产品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打造“临县富硒母枣”优质特色品牌
黄河中游沿黄枣区(包括山西的石楼、柳林、临县、离石、方山,陕西的清涧、吴堡、佳县)是红枣起源地,面积超过400万亩,主栽品种是母枣,原来人们认为母枣口感差,吃起来有点酸,所以评价母枣品质为中上等。但这也是历来人们营养普遍不良时以吃起来好吃的社会环境下的评价(含糖多、口感好,可以满足人们对能量的需求)。如今中国社会已经进入新时代,将步入小康社会,但人们的生活习惯普遍没有改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导致“三高”人群越来越多,“亚健康”人群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虽然新疆红枣口感好、含糖高、外观漂亮,但“三高”人群却不敢再触碰。
再看看临县母枣的营养成分,每百克干枣果肉含18种氨基酸,不仅如此,有机母枣还含有丰富的药用物质,如有机酸、黄酮类物质、达玛烷型皂甙、cAMP和cGMP。母枣含有的cAMP(环磷酸腺苷)能有效阻止人体中亚硝酸盐类物质的形成,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形成与增殖,并能使部分癌细胞恢复正常;环磷酸腺苷也是人体能量代谢的必需物质,可以起到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营养,扩张血管,激活蛋白的作用。
临县富硒母枣就是在保持生产基地原有临县母枣成分的基础上采用生物转化进行土壤改良后,枣林所生产的富硒枣及其系列制品。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人体硒摄入标准(每天每人40-240微克),每天每人只食用100-150克富硒枣及其制品就能达到人体补硒的要求,对人体健康起到保护作用。
据吕梁市林业局技术顾问、高级农艺师张德志老师介绍,2016年开始,临县农业部门通过山西纪兰硒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纪兰灵硒”富硒有机肥,对区域内部分红枣、核桃、小米基地连续进行了两年的土壤改良试验。两年的实践证明:红枣、核桃亩施富硒肥50公斤(120元),产品硒含量可达到富硒农产品要求,富硒农产品每公斤至少应该比普通产品多卖4元。而且,厂家每年都对红枣、核桃及小米免费化验,提供检测报告。
据了解,“纪兰灵硒”是我国首家致力于高安全、标准化品牌富硒功能农业技术开发企业,是“根施富硒”路线的倡导者和代表者。其研发生产的纯天然微量元素富硒生物有机肥,可提高土壤硒含量,并通过作物的根部吸收、自然生长、转化,最终实现富硒。
临县三交镇史家洼村两个红枣专业合作社拟采取精心管护、特色(富硒)种植,通过纸媒、网络、自媒体等方式多渠道、多角度进行宣传,并引进保价销售商的经营模式,走“上连公司,下连农户”的合作化发展之路,不断增加精心管护面积,强化加工能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市场影响力。
合作社园区建设将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
临县三交镇史家洼村的两个红枣专业合作社以2000亩红枣林为基地作为发展依托,将嵌入乡村旅游概念,完善休闲旅游设施。该村为呼应红枣精心管护的合作社模式,将种植小杂粮100亩、谷子100亩(结合实际情况,农户可分散种植),打造革命老区优质特色农产品。再利用村内闲置房屋,改造成农家乐,发展几家民宿,并充分利用闲置民房开办民俗展览馆、农耕展览馆、革命教育展览馆等。
通过红枣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可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吸引大量剩余劳动力,加上红枣采摘、观光、包装、运输、加工业等项服务,可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此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全县红枣产业的发展,减少社会剩余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安定团结。
就目前来看,通过科学种植、精心管护、培养地方品牌的红枣专业合作社模式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通过红枣科学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培育红枣种植技术管理人才,对保证临县红枣产业科学可持续发展有深远意义。它既能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扩大就业途径,带动本地就业,促进社会稳定,还为本地培养红枣技术管理人才,对提高临县红枣科学种植管理水平,提高红枣品质,解决红枣后期管理薄弱等问题有现实意义。通过这种探索模式,为临县红枣种植产业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商品化的目标夯实基础,为临县振兴红枣产业找出路子。
春回大地,史家洼村两个红枣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运营,为临县现代农业建设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不但能够使农民增收,合作社增效,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还能为临县红枣走出困境探索一条可行的路子。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下,农村、农业、农民正在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迎来新的发展春天。
本报记者 张冬梅/文 通讯员 成保荣 王宝珍/图
深圳市福永中学
深圳市福永中学创办于1976年,是一所公立初级中学。学校占地46495平方米,倚山望海,环境优...(83)人阅读时间:2023-04-28郑州外国语学校
郑州外国语学校官方网站,郑州外国语学校欢迎您...(128)人阅读时间:2023-04-28南雄中学考上北大清华的名单
2008年12月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南雄市黄坑中学,创办于1956年。位于广东省...(67)人阅读时间:2023-04-28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创建于1913年,是一所高标准的现代化寄宿制公办普通高级中学。前身为建...(73)人阅读时间:2023-04-28【教育】巫山县中学信息
巫山县中学信息 序号学校代码学校名称办学类型办学类型代码举...(166)人阅读时间:20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