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杭二中多渠道探索名校集团化,助力教育优质均衡

时间:2023-06-01 03:5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前不久,浙江召开“两代表一委员”、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征求对省委全会有关文件的意见建议。与会代表纷纷建言献策。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作用,是高质量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省党代会代表、杭州第二中学校长尚可在现场做了交流发言。他说,浙江基础教育领先全国,在教育领域对标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仍需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名校集团化和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是义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的有力探索。

17年前,杭州首创“名校集团化”被新华社列为中国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五大模式之一。也是在那一年,杭二中作为首批5个市直属学校教育集团之一被授牌,开启了名校集团化办学探索之路。

17年后,经历了杭州“名校集团化”从1.0向3.0跨越,杭二中已成为全省规模最大、形式最丰富的教育集团,成为杭州市新名校集团化实践的成功案例,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也为杭州乃至浙江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贡献了“二中力量”。


一个法人管理双校区模式

代表学校:二中滨江校区、东河校区

为不同的孩子建造适合的跑道 为其终身发展奠基

进入21世纪,杭二中早早走上跨江发展道路。2001年4月,杭二中迁至滨江区;前一年的6月,杭二中分校(现东河校区)建立,这也是二中探索“名校集团化”的一个早期雏形。

杭二中的跨江发展,也带给学校更大的发展空间,由此进入发展“快车道”,不仅常年高考被北大清华等“双一流”大学录取人数名列全省前茅,在学科竞赛上也迎来井喷。

2017年,尚可回归杭二中担任校长。“面对资优学生,二中该给他们怎样一个灿烂的未来?”这一“二中之问”,也让学校领导层对未来办学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我们要建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高中。”致力于这个目标,近年来二中滨江校区大动作频频:创立奥林匹克学院和未来科创学院,为资优学生卓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和北航、华为、大疆等合作创建多样化的高水平实验室,为学生研究型学习提供体验和尝试的平台;请知名大学教授进校做讲座,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高品质的校园活动和宽严相济的教育环境,让二中学生的高成长性被焕发。2020学年,在北大、清华本科就读的二中毕业生,获各类荣誉168项。

“集团化办学不是办学模式的原版迁移,面对不同的孩子,我们要因材施教。”尚可说,滨江和东河采用“一校两区”特色发展,面对东河的学生,二中选择另一种培养之道,以“为学生的多样发展而奠基”为使命,以“基础扎实、身心健康、特长明显”为培养目标,始终坚持“善慢教育”和“适性教学”的实践。

因为一套领导班子,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所以两校区在师资、竞赛、活动、课程、资源等方面联动频繁,东河校区2018级还成立了“蕙兰实验班”,近年来每年都有多名学生被双一流大学录取,“低分进高分出”的学生案例比比皆是。

“东河教师善于走进常态学生内心,发展其所长、陪伴其成长。”二中副校长欧明华说,除了学科素养提升,不少东河学生在特长发展中也闯出了一片天。比如网球希望之星吴易昺从东河毕业考入浙江大学,蒋硕考入浙传,毕业后被央视录取,还有一大批东河传媒艺术特色班的孩子毕业后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艺术类名校。

2019年8月,东河校园完成提升改造工程,老建筑惠德图书馆和红楼依然述说着二中的历史,新的求是楼、三好楼、仲云击剑馆、下沉式的全景剧场等让校园硬件焕然一新,一所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校园让学生充满憧憬。“东河校区是二中的根,希望蕙兰中学的蕙质兰心和国立浙大附中的求是精神,能在东河学生身上得到更好的传承。”尚可说。


独立法人办学模式

代表学校:杭二中钱江学校

文化迁移创办新校 优质教育资源向市域辐射

近两年,大家可以明显感受到杭州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张,新形势下集团化办学的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一种“市区”共建共享的新模式应运而生。而杭二中也展现名校担当,在萧山区创办杭二中钱江学校,实现了市级优质教育资源向区县辐射。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