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华江中学:“强校工程”为创新发展带来“三把密钥”

时间:2023-03-01 05:31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上海自2018年实施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以来,各区各校着眼做强内功、抬升底部、持续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初中教育”这一初衷正逐渐变成现实。学校更强了,口碑更好了,学生受益了,越来越多的“强校工程”实验校,发生着喜人的变化。小育推出“家门口的好初中”专栏,带你探寻“强校”的秘密。

原标题:家门口的好初中⑫ | 华江中学:“强校工程”为创新发展带来“三把密钥”

在第36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颁奖仪式上,来自嘉定区华江中学的邹明邑同学以《基于PythonFlask的定点水质检测系统研究》课题,摘得大赛桂冠。据了解,自该校2018年成为上海市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以来,培养了一大批像邹明邑这样的时代新人。“强校工程”,为这所坐落在江桥镇的新开办学校创新发展提供了“三把密钥”。校长徐永光表示:“一所新学校就仿佛一个新生命,学校创办第二年有幸成为‘强校工程’实验校,就注定了我们的‘生而不凡’。”

文化为基,

创新发展的第一把“密钥”

“强校工程”为华江中学的办学发展输送了一批智囊团,市、区教育部门专门组织市、区两级专家团队对学校实地进行起点评估,同时,还特聘上海市特级校长、特级教师、上海市曹杨二中原校长王志刚作为特聘专家驻校指导,使华江中学在创办初期就得以精准定位和特色发展,实现了学校的“高开高走”。

华江中学:“强校工程”为创新发展带来“三把密钥”

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一校一策”推进工作评估会

强校之路,文化先行。文化是学校建设的灵魂。强校专家指导学校用足用好毗邻虬江河的地理文化优势,以“水文化”为主线,有机统整学校发展愿景、教师专业成长目标、学生全面发展目标,在价值引领、空间创设、内涵提升三维融合发展中提高办学质量。

走进华江中学的初印象就是“校园处处皆美景,美景处处融于水”。丰盈的学校办学外在表现于醒目的亲水主楼梯、贯穿主通道的“知水善用”长廊和分布在各个教室的“微型水景观”之中,形成了贯穿“校级—年级—班级”的“水环境”文化。

华江中学:“强校工程”为创新发展带来“三把密钥”

华江中学:“强校工程”为创新发展带来“三把密钥”

学校“水文化”阶梯

在内涵建设方面,学校着力打造“水润心桥”项目,架构“师生互爱、师师合作、生生共进、亲子和谐、家校互信、校社共建”六座心桥,重点实施全员导师育人、“四求”(求真、求实、求新、求专)教师培养、“四向”(向上、向真、向善、向美)青少年培养、“润心”课堂研究、“润心”家长学堂等项目,让学校每一个主体、每一项工作都能在“水文化”的润泽中找到自己的坐标。

如今,华江中学的校园内外已经形成了“谁人不识水”的文化导向,学校“水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同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课程为纲,

创新发展的第二把“密钥”

位于嘉怡路151号的“八分园·中国百年搪瓷展览馆”里,华江中学的学生正在制作搪瓷杯,学生需要从“中国百年搪瓷”的项目化学习中学文化、学历史、学科学、学工艺,完成全程的学习任务。

华江中学:“强校工程”为创新发展带来“三把密钥”

学生参加“百年搪瓷”活动

强校特色,课程为重。华江中学关注个体成长要素的综合发展,围绕学生核心素养,打造“润德、润智、润雅、润行”四大课程群,发展学生道德素养、创新能力、审美情趣、社会参与度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华江中学:“强校工程”为创新发展带来“三把密钥”

融德、智、雅、行于一体的“润心”课程

优秀毕业生唐萌远回忆说:“印象最深的是趣味田园课,我和伙伴们一起开展了‘室内微生态’小课题项目研究,建立了校园植物名录,比较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受到了专业人士的肯定。为此,我们还作为受邀嘉宾参加了上海教育电视台‘一起来成长’专栏节目,介绍我们的研究成果。”

华江中学:“强校工程”为创新发展带来“三把密钥”

学生参加上海教育电视台节目录制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