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的通知

时间:2022-11-30 16:2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以及国务院关于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和环境教育的要求,进一步做好预防艾滋病、毒品预防和环境教育工作,我部决定从2003年春季开学起,在中小学开设预防艾滋病、毒品预防和环境教育三项专题教育课。现将《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和《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以下简称《专题教育大纲》)印发给你们,并就实施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对此项工作要给予高度重视,相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根据《专题教育大纲》的要求,将此项工作与现行的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安排好教师和课时。

  二、 各地教育教研部门要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将此项工作列入工作日程,切实做好专题教育教师的培训和教研活动。同时,要结合当地实际,加强对学校专题教育工作的指导。

  三、 开展预防艾滋病等三项专题教育的课时原则上从地方课时和班团队活动时间中安排。预防艾滋病教育主要在初一到高中二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毒品预防教育主要在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二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环境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进行,按平均每学年4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同时,在三项专题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世界艾滋病日国际禁毒日世界环境日等契机,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

  四、 我部将根据《专题教育大纲》的要求,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专题教育的挂图,供各地教育教学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借开展三项专题教育活动,加重学生负担,强行向学生推荐学习材料。

  五、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主动与卫生、禁毒和环保部门密切合作,积极抓好专题教育的试点和经验总结推广工作。请各地将贯彻落实《专题教育大纲》的情况及时报我部。

  附件:1、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

  2、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

  3、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

  教育部办公厅

  二〇〇三年二月二十日

  附件1

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

  一、总目标

  通过专题教育形式,使学生了解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

  二、分目标

  初中: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和措施,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高中:进一步了解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学会保护自己,培养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

  初中: 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内容标准(6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建议

 

  1.艾滋病基本知识

  ⑴ 什么是艾滋病病毒。

  ⑵ 什么是艾滋病。

   HIV/AIDS的传播途径、不传播途径。

  ⑷ 预防艾滋病的方法与措施。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增强抵御不良行为和侵犯的能力,提高生活技能。

  不去无行医执照或无消毒措施的街头诊所、美容所等场所打针、输液、穿耳、纹身等。

  不与他人共用牙刷、牙签、剃须刀及有可能刺破皮肤、黏膜的日常生活用品。

  2.艾滋病对人类社会(重点在个人及家庭)的危害。

  3.判断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

  4.拒绝不安全行为的技巧。

  5.如何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方法。

  6.与预防艾滋病教育相关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识。

 

  1.收集有关艾滋病流行情况、对人类社会危害的相关资料。

  2.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传播途径。

  3.集体讨论哪些途径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4.小组活动,危险度分级(日常行为)辨别HIV感染的高危行为及预防措施。

  5.角色扮演:拒绝不安全行为(包括吸烟、吸毒、酗酒、到不健康场所活动等)。

   

 

  高中: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内容标准(4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建议

 

  1.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以及艾滋病对社会、经济所带来的危害。

  2.HIV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的区别。

  3.艾滋病的窗口期、潜伏期。

  4.吸毒与艾滋病。

  5.无偿献血知识。

  6.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初中基础上扩展内容)。

  ⑴在与异性交往中,自尊、自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⑵学会拒绝的技能,避免婚前性行为。

  ⑶需要输血时,避免输入未经检验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