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03 15:08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10月29日,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迎来了一周岁生日。一年来,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发展理念为指引,在省市委的精心指导和省委组织部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特色学院、高端智库、开放平台”三大定位,发挥特色优势、引育优质师资、打造精品课程、优化教学基地,努力拓展培训渠道、挖掘培训资源、提升培训实效,学院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扩大。今年6月,被中组部列为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并授牌,10月被列为G60科创走廊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基地。
立足新起点:坚持生态为本、精准定位,走强特色发展之路
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把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等内容写入党章,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鲜明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湖州是“两山”理念诞生地、“美丽乡村”发源地。为深入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两山”理念,引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于去年十月正式在湖州市委党校挂牌成立。学院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机制,在省委组织部的统筹指导和湖州市委的关心支持下,与湖州市委党校形成了“校院融合、共同发展”的良好办学格局。学院以研究生态文明理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推广生态文明经验、指导生态文明实践为主要任务,承担组织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培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等职责。
一年来,学院始终把特色作为立院之本,按照建设全国一流、特色鲜明新型干部学院的目标,大力推进建设发展各项工作,着力打造党员干部学习践行“两山”理念的主阵地、宣传推广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主窗口。
学院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教学核心,依托浙江和湖州丰厚的生态文明教学资源,着力构建契合时代要求、彰显生态特色的教学体系,设计开发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湖州实践”“习近平‘两山’理念的形成、发展与践行”等60余门精品课程,编撰了《湖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湖州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汇编》等系列配套教材,培育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生态经济”“社会治理”等品牌班次,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员需求。
作为全国首家以生态文明为特色的干部学院,挂牌成立后,迎来了一批又一批远道而来的学员。截至目前,学院承接承办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生态环境部、国家商务部、国家文化与旅游部等中央机关国家部委和上海、天津、湖南、四川等24个省区市专题培训班170余期,培训党员干部达1万余人次,并得到学员的广泛好评。
3月19月,国家生态环境部首个专题培训班在学院举办。截至目前,已在学院共举办了7期专题培训班,500多名干部参加。
5月22日,国家公务员局举办的浙江-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对口培训班在学院开班,来自西藏自治区的41名学员开展为期两周的培训。
5月28日,国家商务部“一带一路”建设绿色发展研修班来学院开展教学,来自孟加拉、圭亚那、肯尼亚等亚洲、非洲和南美洲11个国家74位政府官员及高校学者参加了此次培训。
8月14日,开发性金融支持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定点扶贫县脱贫攻坚领导干部培训班在学院举办。
10月11日,学院迎来了首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厅局级干部进修班,这也是该类班次首次来浙江开展体验式教学。
10月21日,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题研讨班来学院开展教学……
聚焦高质量:坚持拉高标杆、追求卓越,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一年来,学院始终把质量作为强院之基,把建设发展放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中来定位和思考,坚持立足浙江、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不断拉高标杆、提高站位,着力加强师资建设、基地建设和学科建设,提高整体办学质量。
全面实施“名师工程”,大力引进、培育生态文明方面的高层次专家人才,目前学院有专职教师31名,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13人。同时建立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浦院、浙江大学等院校和国家生态环境部等中央国家部委的良好合作,多渠道柔性引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高层次师资50余名。学院着力选优配强生态文明教研专业力量,通过跟班学习、导师帮带、集中培训、蹲点调研、外派学习、挂职锻炼等形式,针对性提高中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学院教师应邀赴中浦院、大别山干部学院、安徽行政学院、江南大学等地授课。今年8月,学院面向全国党校、高校,开办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题研讨班,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155名学员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学习研讨,帮助培养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教学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