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9-09-02 16:35 阅读次数:
砺石导言
在纽交所敲钟的最年轻上市公司老总,2017胡润富豪榜80后首富,好未来创始人张邦鑫如何超越新东方俞敏洪,将寒门学子的高度再次刷新?近年被浑水做空,商业版图不断扩大的好未来真的能有好未来么?
金梅 | 作者
世红 | 编辑
民营教育行业因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宏大、利润率高、反周期性等原因,被称为最具“钱景”的产业。因此各类培训机构群雄争霸,争抢市场这块“巨大蛋糕”。
各个细分市场里的探索者纷纷带着自己的梦想赴美上市,这一现象在2010年达到高潮。但教育概念股美国上市的热潮之后,又面临着惨淡的处境。中国教育集团、双威教育被纽交所要求摘牌退市,弘成教育、诺亚舟、环球天下也已经退市私有化,安博教育则被托管一年多之后,黯然落幕……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好未来和新东方的迅猛上涨势头。
新东方对我来说是太过熟悉的存在,考研、托福、GRE的几轮培训下来,老俞的影响力和传奇度于我是不输今天的“马爸爸”的。《中国合伙人》让老俞更火了一把,这个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故事,在带着新东方纳斯达克敲钟后更加丰满和振奋人心了。老俞估计没想到自己教育大神的地位被一个80后给超越了。
过去的2017年,好未来高歌猛进,并在2016年7月市值首次超过新东方。而其“低调”的掌舵者——好未来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邦鑫也以400亿元身家登榜《2017胡润80后富豪榜》,并位居国内80后创业者榜首。不过,随着四部委出台 “史上最严减负令”,或许也让张邦鑫及奥数起家的好未来感到了“倒春寒”。
今年好未来又被浑水公司捅了一刀,市值缩水,但市场并没有太大的失去对他的信心,好未来依然有新东方将近两倍的市值。
老俞长得不好看,说话带方言口音,有点土气,张邦鑫绝对没有更好一点,一副老实憨厚土里土气的“理工男”的样子,却为何打下了这样一片天地?
1
知识的价值:对得起课时费
知识对于家境一般的张邦鑫来说,最直接的价值应该就是当家教两小时70块钱的课酬。这是所学知识的第一次“套现”,也许对于一个家境富裕的孩子,这不是多大的一笔钱,顶多是多吃一顿好的,但对于寒门学子来说,对比父母辛苦劳作,这70块钱可以坐着甚至玩着就挣了,这是知识带来的多么大的甜头。
知识的这次“套现”,不是下大力、出苦力换来的钱,让张邦鑫还有点“惴惴不安”。为了对得起这笔钱,他对这2个小时绞尽脑汁。他做了大量备课工作,第一节课的备课时间就超过了10个小时,思考怎样讲学生才更有兴趣学。
“学习的核心问题,70%在于解决学习动力。”如同犹太人把书抹上蜂蜜,孩子们就会直观的尝到书的“甜头”,从而创造了这个伟大的民族。同样尝到甜头的张邦鑫,思考着如何将这种爱传递给学生、这才是让学生马不扬鞭自奋蹄的关键。这种努力也让他成为一个“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可以寓教于乐的好老师。
一番努力调整后,学生3次满分是对课时费最好的回报,他的“超高性价比”也引来了更多的人。从1到多人,张邦鑫更不安了。为了对得起学费,他实行分班制度,并推行家长旁听制和退费制度创新模式。老师们需要面临学生续报、退费、满班、排课量等考核指标,如果有家长投诉且情节严重,随时可能被辞退。
这一阶段,我国的教育培训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零散、杂乱无章。张邦鑫不但恪守质量,还另辟蹊径将好未来(当时的学而思)的市场定位于理科+培优,一改差生才需要补习的思路,在升学择校和力争上游的竞争机制下,他的这一思路引起了家长的疯狂。
2
创业:创就是要创新,业就是要务实地做
直到2007年,好未来(学而思)只做数学家教,从没有想过融资,更别提上市。但就在那一年,一件事突如其来,改变了张邦鑫的想法。他好不容易聚集了一批好老师,结果一家刚融资2000万元的培训机构,一天内从自己的队伍里挖走了5个老师。五封辞职信齐刷刷躺在邮箱里,犹如闷棒。
张邦鑫痛定思痛,知晓了资本的价值,明白了不扩张则是倒退。于是,他意识到3点:做大是有价值的;资本是有价值的;品牌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