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全部

  • 全部

分享

貧困大學生反哺家鄉免費開展少兒英語輔導

发布于:2019-08-18 14:43    阅读次数:

貧困大學生反哺家鄉免費開展少兒英語輔導

來自貧困戶家庭的大學生姚曉敏免費為村裡小孩輔導英語。通訊員供圖

今年11歲的鄧麗珊從位於佛岡縣湯塘鎮黎安村的家中出發,步行15分鐘到上黎小學,聽村裡的“大姐姐”給他們上的英語課。

從7月22日開始,黎安村一戶貧困戶的女兒姚曉敏,趁著大學暑假期間,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英語義務輔導班,幫助當地的小學生提升英語水平。

她表示,“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也希望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為家鄉早日脫貧奔康作出自己的貢獻。”

受助完成高中學業貧困大學生感恩家鄉

及肩的長發、開朗的性格、溫柔的語氣……今年20歲的姚曉敏來自黎安村的一個單親家庭,目前在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就讀英語專業。還有一個18歲的弟弟,在佛岡二中讀書。姐弟兩人都在求學階段,她的母親靠著在玩具廠打工的微薄收入,撫養兩姐弟。

從初中畢業以后,姚曉敏基本上每個暑假都會打暑期工幫補家用。而作為黎安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姚曉敏家一直以來都受各界的關注和幫助。在她的印象中,從高中開始,她就不斷接受到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幫助。高中時期,她依靠國家助學金、愛蘭基金會助學金以及來自佛岡當地企業的愛心人士資助金支付學費,完成了學業。

“在這段時間,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真的很感謝他們,同時也希望能夠找到機會,為家鄉建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姚曉敏說。

而在今年暑假期間,姚曉敏找到了這個機會。據了解,黎安村是廣州市委編辦的幫扶村,駐村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裴潤斐介紹,“在日常走訪中,村裡的不少家長都向我們反映,自己的孩子在英語科目上學得比較艱難,而自己的文化水平有限,也沒有辦法輔導孩子,所以我們就產生了開設英語義務輔導班的想法。”

此時,裴潤斐正好了解到姚曉敏的情況,於是提出由她擔任英語義務輔導班的老師。姚曉敏欣然應允。

從7月22日開始,在村委以及駐村工作隊的幫助支持下,姚曉敏趁著大學暑假期間,在上黎小學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英語義務輔導班,幫助當地的小學生提升英語水平。

開設義務輔導班免費輔導村中小孩學英語

目前,該英語義務輔導班共有16名學生,其中6名學生來自貧困戶家庭。“這個輔導班是免費對村中孩子開放的,這些學生基本上都是五年級、六年級的小學生,正處於小升初的關鍵時期,我們希望通過這個輔導班,能夠實實在在地幫助學生們提供英語水平及成績。”裴潤斐說。

“當初我聽說了這一情況后,就覺得這件事很有意義。學校平時也會組織‘三下鄉’活動,深入貧困山區送溫暖送愛心,而這個暑假,我希望能夠用自己的力量為家鄉服務,幫助村裡的小孩子成長發展。”姚曉敏說。對於這件事,姚曉敏的家人同樣十分支持。“平時我們得到了村裡的不少幫助,我們也希望能夠回報村裡。”

據介紹,黎安村總戶數為1513戶、人數6753人。貧困戶數132戶、人數258人,其中,一般貧困戶40戶、人數107人﹔低保戶43戶、人數102人﹔五保戶49戶、人數49人。

“村中的不少家庭並不富裕,一些家庭的孩子在初中畢業之后就會出去打暑期工幫補家裡,離家遠也辛苦,所以我們都會盡可能地幫助他們。”裴潤斐說,“開設本次的英語義務輔導班,一方面可以讓村裡孩子們學習到更多的英語知識,接觸到更多教育資源,另一方面,我們也會給予姚曉敏一定補貼,幫助她完成大學學業。”

從7月22日到8月22日,每周一至周五下午3時到6時是輔導班固定的上課時間。“雖然專業對口,但是由於缺少教學經驗,我之前也上網或者通過各種英語教學公眾號,了解很多英語輔導相關課程。”在這段時間裡,姚曉敏會利用上午和晚上的空余時間做PPT、備課。

教學結合游戲幫助學生接觸更多新知識

姚曉敏介紹,在她的計劃中,音標是本次英語輔導班的教學重點。“這些學生本來是在初一的時候才學習音標,但是我看到他們現在的課本上已經標有單詞音標了,所以就打算提前教他們,提升他們的英語發音、語調水平。”

這一想法來源於她的自身經歷,“英語的音標,就像是漢語的拼音一樣,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我在小學時期由於參與英語競賽,提前接觸到音標,所以在初一開始正式學習音標之后,感覺很熟悉,比較容易理解。我也希望他們能夠提前接觸到這個方面的知識,會拼單詞也會讀,對於以后的學習有實際的幫助。”

相关教程

“群眾一日不脫貧,我就

浙大學生研發“空氣洗手

多地調研職業教育:做穩就

這輩子,為鄉親們拼出個

人民日報:莫文隋點亮一

大學生與小學生合辦“國

全國貧困縣94.7%中小學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