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小学教育 >

中澳小学教育交流走向多元化

时间:2018-10-02 12:20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小学生前往澳大利亚留学,中澳小学生教育交流活动也不断以多样化的形式和内容展开,为中澳两国小学生的交流学习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平台,培养了中国小学生更加开拓的国际视野。近日,杭州市大关小学的学生代表团赴澳,展开了为期7天,以音乐为主题的演出访问,以乐会友,向澳大利亚学生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别样风采,同时也领略了西方小学生音乐艺术的教育成果。

9月21日,大关小学的学生们在巴克学院音乐厅演奏了《苏堤漫步》和《茉莉花》两首中国传统民乐曲目,悠扬的乐曲响彻大厅,赢得了巴克师生热情的掌声。巴克学院小学生合唱团随后也进行了合唱表演,中西方音乐的交流和碰撞,彰显了音乐无国界的文化意义,为此次访问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澳小学教育交流走向多元化

杭州市大关小学的学生参观巴克学院教室 (摄影 韩镜佳)

中澳小学教育交流走向多元化

杭州市大关小学的学生在巴克学院音乐厅演奏民乐 (摄影 韩镜佳)

中澳小学教育交流走向多元化

巴克学院的学生认真观看中国小学生民乐演奏 (摄影 韩镜佳)

中澳小学教育交流走向多元化

巴克学院校长菲利普·希斯与巴克学院学生们合影书法作品 (摄影 韩镜佳)

9月22日,学生们在久负盛名的悉尼歌剧院对岸进行了民乐演奏快闪表演,同学们身着中国传统旗袍服饰,演奏了中国传统民乐曲目。澳大利亚当地的学生代表也做了具有西方特色的歌舞表演,两种文化表现形式一齐上演,相互交融,呈现了一幅别开生面的优美景象。当天,两位参与演出的中国学生代表罗景行和金晗意也分别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他们觉得这里的同学们都很热情,学校的教育方式也很开放和生动,并希望以后能够再来澳大利亚为当地的小学生表演中国传统艺术。

中澳小学教育交流走向多元化

杭州市大关小学的学生在悉尼歌剧院前演奏民乐 (摄影 韩镜佳)

中澳小学教育交流走向多元化

两国小学生在悉尼歌剧院前共同舞蹈 (摄影 韩镜佳)

中澳小学教育交流走向多元化

中国小学生教澳当地小学生使用折扇 (摄影 韩镜佳)

中澳小学教育交流走向多元化

澳大利亚当地学生表演 (摄影 韩镜佳)

9月24日,杭州市大关小学的小学生们登上在悉尼市政厅举办的“2018汉语之光”第五届新南威尔士州学生汉语才艺汇演的舞台,再次演奏了《月光》和《茉莉花》两首曲目,在演奏《茉莉花》一曲时,澳大利亚当地学生代表们张开手中鲜艳的中国传统折扇,在音乐厅上方形成折扇海洋,与优美的乐曲交相辉映,呈现了美轮美奂的演出场面,一曲落幕,现场响起了持久而热烈的掌声。师生们的演出向澳大利亚的学生和民众们展现了中国传统民乐艺术的美丽与独特。

中澳小学教育交流走向多元化

大关小学学生在“汉语之光”的舞台上演奏中国传统民乐(摄影 韩镜佳)

杭州市大关小学校长罗才军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称:“中国的教育越来越国际化,澳大利亚是我们非常向往的交流和沟通的国度。此次我们主要在两校的艺术教育方面进行交流,希望向澳方展示大关小学60年之久的民乐艺术传统,并通过国际化的交流增加民乐艺术的生命力。中国当下的教育有其民族特色,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希望在展现自我特色的同时,能够多加学习,增强我们的国际视野。”

据了解,杭州市大关小学创建于1910年,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的百年名校,素有“艺术的摇篮”的美誉。学校艺术特色鲜明,二十世纪50年代初就成立了国乐队。学校在艺术的国际化弘扬上不断创新,成就卓著。

澳方学校也对此次中国小学生访问表达了欢迎之情,巴克学院校长菲利普·希斯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称:“我们非常荣幸能够接待来自杭州的朋友们,即便我们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我们也希望学生知道,我们应该互相尊重和彼此学习。”他还表示,明年4月,巴克学院的学生代表们将前往中国走访杭州、南京、苏州、上海等地,让澳大利亚的学生更加了解中国。

中澳小学教育交流走向多元化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