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发表 >

山东:科技人才评价不能唯论文、唯职称,项目评审也无获奖和头衔限制了

时间:2019-11-02 08:2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7月26日讯(记者 张稳) 7月25日,山东省政府网站发布《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项目评审不把论文、专利、承担项目、获奖和荣誉性头衔等作为限制性条件;科技人才评价要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突出品德、能力、质量、贡献和业绩等。

  在项目评审方面更加科学公正,《意见》提出,山东省科技计划实行年度项目指南定期发布制度,建立重大科技项目及时立项机制。制定科学合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项目评审标准,综合考虑项目负责人和团队的实际能力以及项目要求,不把论文、专利、承担项目、获奖和荣誉性头衔等作为限制性条件。对重大原创性、颠覆性、交叉学科创新项目建立非常规评审机制。推行视频评审、立项公示等措施,实现评审全过程可申诉、可查询、可追溯,保证项目评审公平公正。同时建立完善专家诚信记录、动态调整、责任追究制度。评审答辩时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亲自汇报,不在项目申报团队内的人员不得参与答辩。主管部门(举办单位)对所属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每年按不高于30%的比例进行抽查。

  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意见》提出,科技人才评价要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突出品德、能力、质量、贡献和业绩。实行代表性成果评价,突出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市场化水平和影响力。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标准,对基础研究人才,重点评价其提出、分析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能力,其代表性成果的原创性、前瞻性。对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重点评价其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其代表性成果取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人才,重点评价其科技、金融与市场要素整合能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及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对实验技术和科研条件保障人才,重点评价其工作绩效。建立以同行评价为基础、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为补充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分类完善职称评价标准,不将论文、外语、专利、计算机水平作为应用型人才、基层一线人才职称评审的限制性条件。

  建立科研院所评估管理制度,《意见》提出,省属科研院所主管部门(举办单位)要加快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省有关部门要落实省属科研院所在机构编制、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科研经费管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处置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扩大科研仪器设备采购、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自主权,改进科研人员出国、兼职管理。建立综合评价与年度抽查评价相结合的科研院所绩效评价长效机制,对科研院所综合评价,以5年为评价周期,期间每年按一定比例开展年度抽查评价。坚持以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公益一类科研院所重点考核科技产出、公益服务、人才队伍等情况;公益二类、三类科研院所重点考核创新效益、技术服务和人才队伍等情况。

原标题:山东:科技人才评价不能唯论文、唯职称,项目评审也无获奖和头衔限制了

值班主任:颜甲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