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本科生科研工作。真正走入科研丛林之后,不少本科生有些迷茫,一些带本科生科研的导师也心存困惑。到底本科生应该如何做科研,大家似乎都在摸索。
本科生科研涌现出不少“达人”,如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学生胡启锟,在世界权威期刊发表6篇高水平论文,本科生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极为罕见,堪称“神话”。可是,像胡启锟这样的本科生毕竟不多,本科生科研确实不易。
顺着时间线索梳理,不难发现本科生科研之困境:高考之前,12年中小学教育经历,几乎都是在应试教育中度过,缺乏研究性学习的历练,哪怕以高分考入名校,顶多也只能算是“学霸”,未必有什么研究能力。进入高校,对于多数本科生而言,4年本科时间,修够学分准时毕业已属不易,哪还有时间与精力做科研。即便“心有余”,难免“力不足”,学术理论体系不健全、知识储备不足、独立思考能力缺乏等也不易克服。毕业之后,有多少人走上科研之路也是一个问题。
本科生科研,源自十九世纪初德国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念,在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推动中步入正轨,并逐渐传播开来。1998年清华大学引入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标志着本科生科研在我国的发展正式拉开帷幕。到了今天,全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本科生科研项目,尤以高水平大学为盛。本科生科研进入我国高校不过20年左右,与那些开展得较早的国外大学相比有差距很正常。当务之急是,正视不足,从长远着眼、从短板着手,持续用力,不断夯实本科生科研地基。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要有“全链条”意识。科研是一个创新过程,不仅需要知识储备,还要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这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中小学阶段就要起步。等到进入高校再开发,恐怕就有点晚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要做“打地基”工作。对本科生科研寄过高期望是不切实际的,毕竟理论水平就摆在那里,外部要做的更多应集中在基础工程中。通过具体教学工作对本科生进行科研启蒙、兴趣培养、引领入门。就说教师吧,一些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出成果,与那些专家教授、项目负责人直接授课、带学生分不开。哪怕不直接带本科生科研,这类教师也能让学生眼界大开、思维活跃,给他们一本终身受用的“入门秘笈”。
Hub解封,“开放知识”有多远?
埃尔巴金(Alexandra Elbakya)发文的9月5日,也是Sci-Hub网站成立的十周年纪念。埃尔巴金还表示,...(240)人阅读时间:2021-09-13六人竞赛抢答器的电路设计详细论文资料
六人竞赛抢答器的电路设计详细论文资料免费下载,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各种电子电路,电路图...(251)人阅读时间:2021-09-13代写高校教学论文与科研关系的浅析
论文关键词:非研究型大学 教学 科研 论文摘要:针对高校,主要指非研究型大学的过度重科...(232)人阅读时间:2021-09-13怎样找到专业代写发表教学论文的机构
教学论文就是讨论和研究有关教学问题的文章,发表教学论文也是教师评职称的必要条件。在...(213)人阅读时间:2021-09-13找人代写数学教学论文(成功经验)
由于很多数学老师忙于平时的生活和工作,没有时间完成论文写作,找人代写论文变成了很好...(246)人阅读时间:202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