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发表 >

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2016)国际高峰论坛

时间:2019-06-28 13:53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来宾、各位专家,早上好!第十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现在开幕!

今年论坛主题是“中国经济二次转型与防范外部冲击”,同时本届论坛将继续2011年以后第六次发布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举办这次论坛的有中国经济与周期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研究杂志社、经济学动态杂志社、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香港经济导报社。我是中国经济学院研究院院长和论坛秘书长张连城,首先由我介绍部分与会嘉宾。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名誉院长、税务专家郝如玉教授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杨圣明研究员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张曙光研究员

国家统计局许宪春副局长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系高级研究学者沈坤荣教授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终身教授田国强先生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经济系终身教授甘犁先生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郭毅教授

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中国中心副主任Jude Blanchette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期刊社社长、长江学者杨瑞龙教授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主任蔡志州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沈越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教授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教授龚刚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高级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昆亭教授

河北省社科院副院长彭建强研究员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研究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副部长李建伟研究员

今年论坛规模有所缩小,今年没有邀请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以及国外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参加会议,也没有同声传译。另外已经参加前九届论坛的著名老一代经济学家张卓元研究员、林兆木研究员、胡乃武教授,由于年龄原因不能参加会议,我代表论坛对老一代经济学家对于论坛的支持和贡献表示衷心地感谢!

此外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研究中心的刘树成研究员目前在美国,也不能参加本届论坛,他委托我向与会嘉宾表达致意。本次参会的来自报刊杂志的学者和专家有:人民日报理论部副主任马宏伟博士。蓝皮书出版单位:社科文献出版社经济与管理出版社分社长恽薇。还有中国经济出版社毛增余副社长,光明日报理论部主任张燕(音),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社主编编审刘英。还有来自全国高校、研究部门、经济机构以及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专家学者,不再一一介绍。

下面介绍来自东道主的领导专家和学者,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王稼琼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杂志主编裴长洪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会长、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张平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春学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郑红亮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杂志社长张永山研究员,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金成武研究员、东道主的中国社科院香港经济导报社的其他领导和专家学者,还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各位院长。参会的还有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科院和其他高校的博士,所有的女士、先生,能够参加这次会议表示衷心地感谢!

参加本次会议的新闻媒体有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中证报、21世纪经济导报、经济观察报、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香港商报、香港经济导报、澳亚卫视、经济纵横、经济体制比较、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新浪网、中国网、本论坛由新浪网、中证网、中国网做网上直播,让我们以热烈地掌声祝贺本届论坛开幕!

下面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财经委副主任、著名税务专家、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名誉院长郝如玉致辞。

郝如玉:

各位学者大家好!这个论坛非常重要,从三个方面来看都非常重要。从我们来看,全国人大财经委,我们对这个论坛非常重视。我们每个季度都要搞经济形势分析会,其实这个月18日、19日两天,我们听完分析会以后心理不是特别踏实,所以这个论坛提供的各种理论的碰撞、各种现实的分析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从全国人大、从国家、从中央的角度,我们这个论坛都是国家经济发展、经济周期理论和现实的客观需要。第二,从国际来看现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基础依然非常脆弱。最近英国脱欧,以及我们国家周边地区的部分…因素加剧,这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外部有很大不确定性。第三,从国内来看,我们处于二次转型时期,一次转型从加工业解决脱贫问题,二次转型难度大了,经济结构的转型,找经济内在动力现在找不到,比较难找,很困难,科技领先这方面的战略对我们来说都是有很大难度的。而且我们淘汰过剩产能,要改变能源消耗破坏环境的企业,淘汰这些要付出很大成本。我们从去年的经济下行,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与国家出手不出手重大的调控政策是密切相关的。现在看来中央还是希望能够灵活地调控,专项的、定位的、灵活的调控,不搞大规模的对市场振动比较大的调控。所以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确实非常重要。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