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发表 >

研究者质疑韩春雨实验无法重复 《自然》将调查

时间:2019-06-11 03:48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研究者质疑韩春雨实验无法重复 《自然》将调查

中国新闻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6年08月03日 07:14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原标题:

研究者质疑韩春雨实验无法重复 《自然》将调查

  在工作中的韩春雨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的一篇论文不久前被发表在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生物技术》上,被部分媒体誉为“诺奖级”实验成果。但最近国内外不少研究者提出韩春雨的实验无法重复。《自然-生物技术》昨日回应北京青年报记者称,已有若干研究者联系该刊,表示无法重复这项研究,该刊将按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

  杂志 将按既定流程调查此事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及其团队在最近几天备受争议。今年5月份,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英国的《自然》杂志子刊《自然-生物技术》刊登其论文一篇,被部分媒体誉为“诺奖级”实验成果。然而最近一些国内外研究者对其结果产生了质疑,称无法重复该实验。

  昨日,《自然-生物科技》对北青报记者回复称,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自然-生物科技》发言人称,《自然-生物技术》对于人们提出的任何关于论文的疑虑都会认真对待,并加以慎重考虑。“已有若干研究者联系本刊,表示无法重复这项研究。本刊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

  《自然-生物技术》还表示,作为在自然科研旗下期刊发表论文的条件之一,作者须将材料、数据、代码和相关的实验流程及时向读者提供,不可加以不当限制。在《自然-生物技术》官网上可以查询到具体要求。其中一条是自2013年5月,考虑到外部的评论,《自然》要求生物科学论文的作者们寄出包括他们的手稿,包括有关的实验和分析设计的几个要素的相关细节。这一举措旨在提高报告的透明度和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在同行评审中,作者将被要求确认这些要素填写在提供给编辑和评论者的清单中。

  同行

  曾要求公布原始数据

  韩春雨,被称为“三无学者”,无名校身份、无名气、无职位。但就是这样一位学者,在过去的两个月震惊世界。今年5月份,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及其团队在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的子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论文,其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论文一发表便引起全球生物学界巨大关注,因为基因编辑是当前的热门领域,主流技术是美国科研人员的CRISPR-Cas9技术。而根据论文,NgAgo-gDNA技术与CRISPR-Cas9技术相比在一些方面具有优势,部分媒体称这项研究成果可折桂诺贝尔奖。

  然而近来一些国际同行对韩春雨的论文表示质疑,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加埃唐·布尔焦在网上公开发文表示,他不能重复韩春雨论文中描述的实验,并且在与许多同行的讨论中得知他们也无法重复该实验。布尔焦表示,“我对NgAgo技术有严重的怀疑”,他呼吁《自然-生物技术》要求韩春雨公布更多原始数据和实验细节。

  随后,国际上一些科研人员如西班牙国立生物技术中心的路易斯·蒙托柳等人表示支持布尔焦的质疑。

  作者

  不愿多费精力来回应

  韩春雨的论文发表后,河北科技大学表示了高度重视。在学校的官网上,韩春雨发表论文的新闻被挂在首页头条位置。新闻中写道,该校青年教师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论文,《自然-生物技术》影响因子为41.5,已经超过主刊《自然》。文中称,韩春雨的这一成果打破了国际基因编辑技术的垄断,实现了中国高端生物技术原创零的突破。据称该技术可用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精准基因改造,以及乙肝、艾滋病或者一些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在人类血液、器官的编辑和再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医药、农业、畜牧等产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5月末,学校领导专门到韩春雨的实验室表示慰问,并组织座谈。

  在韩春雨受到质疑后,河北科技大学官方还没有针对此事作出回应。昨日,该校宣传部一位领导称,已知晓此事,近期将会对此事作出回应。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