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2 14:08 | 来源:墨客学术 | 作者:墨客学术 | 点击:次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的行为科学,其涵盖的领域包括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现从组织行为学角度研究企业管理,企业管理者要深入学习领会组织行为学的实质,灵活运用组织行为学理论,为企业创造更大利润奠定基础。下面是搜索整理的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第一篇:跨国企业稽核工作中组织行为学的运用
摘要:本文基于对群体结构、人际技能、冲突沟通、良性工作氛围的考虑,着重分析了跨国企业稽核工作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探讨运用组织行为学进一步改善跨国企业稽核工作效率的行为指南和有效办法。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 稽核; 跨国企业;
一、跨国企业稽核工作面临的困境
稽核是稽查和复核的简称,是指稽核人员检查或者审核本单位会计核算的一种内部监督工作。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实行稽核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强制规定。稽核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两方面:一是发现和纠正本单位会计核算中因会计核算失误、疏忽或误解经济业务实质、或误用会计政策等各种原因造成的会计差错,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二是履行会计监督职责,执行有效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实施反舞弊。
对跨国企业而言,在实施自主品牌“走出去”的国际战略中,离不开对新市场、新产品、新技术等方面的大量资金投入。巨大的国际贸易量、跨境支付、境外票据、国际条约以及外籍员工文化教育背景,都给企业稽核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
从跨国企业内部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稽核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稽核工作是做好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保证。但跨国企业内部稽核人员在履行稽核职责时,常会遇到稽核对象存在不认真配合、消极对待等主观情绪,与稽核人员沟通时对存在的问题避重就轻,设置障碍,影响稽核工作质量等实际问题。
二、运用组织行为学研究问题的必要性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的行为科学,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众多行为科学分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以改善组织绩效为目的,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在跨国企业稽核工作中,不仅需要研究稽核制度、稽核技术方法和操作规程,还要研究组织文化、员工行为、人格情绪和道德规范。
基于组织行为学视角而言,企业内部的员工并不需要假定为纯粹理性行为者,其在企业中的行为、做事方式,是可以进行预测和管理的。美国著名管理学家Fred Luthans教授关于“管理者作什么”的研究启示我们,在一个组织的内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与群体相关的政治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稽核人员而言,需要将人际交往能力作为提升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充分理解组织行为学的权变观点,善于发现和总结归纳在跨国企业内部,各管理层级、各事业部、各分支机构的员工个体、群体和结构对员工行为的影响,积极研究情景变量达到调整因果之间关系的目的,才能使稽核工作更为有效,取得更佳效果。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分析,稽核人员如果对稽核对象的心理分析不够到位,对其行为规律的把握不够准确,就容易造成稽核工作难以取得预期的效率和应有的效益。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组织行为学研究相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跨国企业的稽核人员如何有效地化解稽核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具有重要启发作用。一项基于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结论指出,在组织内部,员工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状态,与其在私人空间下的状态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别。但由于受组织的性质、组织的发展状况、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组织内部管理者的价值观等多重因素影响,员工的心理和行为也是有规律可探究和遵循的。这项研究成果的启示是,如果积极运用组织行为学中的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的相关理论,深入研究稽核对象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将有助于以更积极的态度和更为适当的切入点,去争取稽核对象的理解、认同、配合,甚至是支持,深入了解跨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所发生的各类经济业务事项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有利于问题的准确揭示和妥善把握,增强稽核工作的实效性。
(一)人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