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研教育 >

加盟 2.0:新流量、重服务的故事

时间:2019-06-27 19:5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加盟 2.0:新流量、重服务的故事

2019 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最受关注的公司是印度玩家“OYO”,曾号称“每 3 小时开一家店”,在一年半内拥有了 1 万多家酒店和 50 多万间客房。

虽然疯狂烧钱之后,OYO最近开启了一轮大规模裁员。但其高速扩张的市场契机十分值得关注:2017 年,中国酒店市场连锁化率仅为 19.08%,美国则有 70% 以上、欧洲 40% 左右。

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许多线下业态中:2018 年餐饮连锁化率仅为 5%,而同期美国是 30%;汽车后市场不超过 6%,而美国超过 80%;美容机构 3%,而美国是 48%......可以说中国是由个体单店支撑起了线下生态,以零售为例,全国约 700 万家的社区小店几乎贡献了整体渠道 40% 的出货量。

而如今,情况正在改变:

门店数量已经足够多,品类红利越来越少,对运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电商和 O2O 抢走了线下生意,进一步挤压个体小店生存空间;

数字化能力让“连锁门店”的管理难度下降,方便了品牌扩张。

无论是行业倒逼还是主动顺应变化,各个行业中,线下连锁化、品牌化已经迎来了好时间。之所以说是“好时间”,是因为“连锁”并不是在当下才出现的新命题,而是此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难以做好。

那么,好时间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一方面,在标准化程度高的行业里,头部公司的垄断效应会更加明显,比如便利店、药店等;但在分散的餐饮、生活服务等线下市场中,兼具运营能力和个性服务的中小型品牌也会高速增长,在他们复制的过程中,加盟会成为重要手段,而第三方平台——我们称之为加盟服务平台,也会迎来自己的机会。

实际上,这样的机会早在特许经营模式初入中国时便已浮现,但也成了个被“做臭”了的行业,大量虚假信息、跑路公司存在,使得连锁加盟一度被认为是“合法的骗局”。有从业者告诉36氪,头部的快招公司一年营业额可以做到 30 亿元,利润率高达 70%,成本大头贡献给搜索排名。

但乱象过后,我们也看到,收智商税的难度越来越高,传统加盟服务开始萎缩,线下大市场也在发生巨变,呈现出与 30 年前截然不同的竞争态势。我们发现,一批新的加盟连锁服务平台涌现,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讨论这一机会:

过往的加盟服务都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没有好平台出来?

什么样的外部因素变化带来了新机会,新玩家们又怎么做?

这会是个多大的市场,又有哪些想象空间?

什么样的平台能够最终跑出来?

加盟 2.0:新流量、重服务的故事

10 个平台 9 个骗子,加盟行业水有多深?

服务平台的上游是想要扩张的品牌方,下游则是想要开店的投资者。其基础的功能是展示和撮合,盈利主要来自广告费用和加盟费抽成。

过往的加盟服务通常有三种形态:

加盟黄页:汇聚各类加盟品牌。但问题是有些网站信息真假参半,例如会在正品“杨国福”后面,跟上“杨国有”、“杨国富”、等“李鬼”,通过山寨品牌获取不当收益。

快招公司:制造大量空壳品牌,并没有实际大量运营门店,投资者“想要什么有什么”,但收取加盟费后不做后续服务输出。

加盟展会:被认为是相对靠谱的方案,例如背靠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中国特许加盟展”,其官网信息显示,自 1999 年起已共计举办过 53 场,为 132 万人提供过对接服务。

诞生“骗局”的重灾区是前两种服务形态,投资者加盟到的要么是“山寨品牌”,要么是本身都没有成功运营的门店、就开始对外输出经验的空壳品牌。

不止于加盟者,品牌方也深受其害。“老实开店的品牌,利润率都不高”,加盟家创始人肖李恒表示,虚假品牌能将 1/3 的营收投入到市场推广和各种竞价排名中,会挤占掉正规品牌的生存空间。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型品牌会将加盟电话写在自己的招牌上,用土办法尽可能减损。最近,拥有超 800 家直营店的呷哺呷哺将某加盟网站告上法庭,原因是其平台上展示了一个名为“呷脯呷哺”的品牌。网红品牌更容易被虚假加盟耽误掉大好的发展时机,鹿角巷就是典型代表,据咖门报道,在凭借黑糖珍珠奶茶爆火之后,鹿角巷开出了 11 家直营店,但山寨门店数量已经达到 500 家。

展会虽然相对靠谱,但痛点是线下模式运营成本高、筹备周期长。且存在一些购买位置即可参加的展会,质量也很难保证。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