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研教育 >

2002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时间:2022-07-26 08:2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2002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22-07-18 12:19 来源: 历史学考研网李老师

原标题:2002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

1、龚自珍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浙江仁和人。道光进士,官礼部主事。积极主张社会改革,提出“更法”“改制”,忠告清政府“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 提出改革科考,选拔人才,支持林则徐禁烟,主张加强战备,移民西北,巩固边陲。

2、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部郊区,海淀区东部。是一座举世文明的皇家园林。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50公顷。“圆明园”由康熙皇帝命名的。

咸丰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圆明园造地第一次洗劫。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又一次遭到破坏。清朝覆灭后,一些军阀、政客、官僚,纷纷从圆明园盗运建筑材料,圆明园遗址遭到进一步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北洋水师

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创建的近代化海军舰队。1875年,李鸿章奉命督建北洋水师。1880年在天津建立水师学堂,次年在旅顺和威海卫先后修筑军港。1888 年,北洋水师正式成立,丁汝昌任提督,有大小船只20余艘,是清政府实力最强的一支海军。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与日本舰队激战于黄海,后在威海卫军港,因战略失当,全军覆没。

4、“东南互保”

1900年东南各省督抚同上海领事制定的协定。又称《东南保护约款》。清政府“宣战上谕”发布后,刘坤一、张之洞拒绝执行。1900年6月,刘坤一、张之洞授权盛宣怀和上海道台余联沅,同各国驻上海领事正式会商,制定《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此后,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都对“东南互保”表示支持。该协议在推行过程中保全了西方侵略者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维护了这些地区督抚的势力。

5、《二十世纪大舞台》

1904年,柳亚子、陈去病创办我国最早的专业戏剧杂志《二十世纪大舞台》。在柳亚子《刊词》和陈去病的《论戏剧之有益》等文里,重视戏剧,主张革新戏剧。首先是剧本问题,要编演有利革命的历史剧和时事剧。其次,改革语言和表演艺术。时事新剧和历史新剧在京剧舞台上流行。“剧班第一革命巨子”汪笑侬是倡导者。但在编演时事新剧时,产生新内容和旧形式的矛盾。

6、“德先生”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之一,由民主的英译“democracy”的首字母而来。民主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1916年2月,陈独秀发表《吾人最后之觉悟》,指出中国欲生存,必须实行“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1916年5月,李大钊发表《民彝与政治》,指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

三 、问答题(30分,每题15分,任选两题)

1、什么是拜上帝会?有什么特点和影响?

(一)拜上帝会亦称“拜上帝教”或“太平基督教”,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教义而成立的特殊基督教组织。1843年,洪秀全受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的影响,同冯云山等人在家乡广东花县组织拜上帝会,自称是上帝次子、耶稣的弟弟,四处传教。该会以《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书为教义,入教仪式则吸收了传统宗教的形式,于1846年正式成立。拜上帝会拥有大批信徒,是洪秀全发动太平天国起义的基本力量。

(二)特点:拜上帝会虽曾得益于基督教,但在许多方面与基督教大相径庭,入教仪式等取自传统宗教,是中西文化杂合的产物。

(三)影响:拜上帝会鼓励了广西等地广大受苦百姓的反抗精神,其基本群众是汉、壮、瑶等族的农民,还有矿工、手工业者和一些农村知识分子等,为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并为太平天国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基本力量。同时它也影响了天平天国的政体,由它发展出了太平天国半政半教、政教合一的特殊体制。

2、洋务派是如何形成的? 有什么历史作用?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