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考研教育 >

2004年苏州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时间:2022-07-26 08:23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明清在西南地区推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和地方官吏任命改革。明朝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世袭的土官,改设可以随时任命的流官。雍正时期,鄂尔泰任云南巡抚兼云贵总督,改土归流先后在云贵川桂等地进行,撤销土司,在原土司地区设府县厅州,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等。改土归流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巩固西南边防。

2.《尼布楚条约》

清政府和沙俄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沙俄在雅克萨战败后,被迫同意谈判解决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中国政府作了让步,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以南、以东属中国。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段的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维持了一百多年中俄边境的稳定。

3.平王东迁

周平王从镐京迁到洛邑的事件。周宣王死后,幽王继位,昏庸暴戾,宠爱褒姒,废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以褒姒子伯服为太子,引起朝政混乱,诸侯叛离。申后是申侯的女儿,申侯联合缯与犬戎等部,于公元前771年,发兵进攻宗周,攻占镐京,杀幽王于骊山之下。接着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卫武公等平定关中,护送平王迁都于洛邑。西周结束,东周开始,史称平王的这次迁徙为“平王东迁”。

4.五斗米道

东汉末年兴起的道教流派之一。又称天师道,主要流行于巴蜀。因入道的信徒需出米五斗,故名。主要首领为张鲁,传教方式与太平道基本相同,自号师君。下属有祭酒,各领部众,部众多者称治头大祭酒。五斗米道信徒很多,成为汉末一支很有实力的割据势力。

5.三玄

魏晋玄学家对《老子》、《庄子》和《周易》三书的合称。道教亦沿用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洎于梁世,兹风复阐。《庄》、《老》、《周易》,总谓三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为了反对当时已经僵化的象数之学和制造出无数假孝廉、假道学的名教,思想家们从《庄子》、《周易》、《老子》中汲取营养,开创了玄学一派。三玄里面的核心,就是老子的《道德经》了。《道德经》的核心就是自然无为,自然是强调尊重事物的本性,无为是强调不要以人的意志去干扰事物发展的方向,应该因势利导地去做。所以无为不等于无所作为,而是要积极地引导,是无为而无不为。

6.二次北伐

1928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联合北伐奉系张作霖的战争。国民党称这是北伐战争的继续,故称二次北伐。1928年2月,南京政府将北伐各军编为第一、二、三集团军,分别以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为总司令,全军总司令蒋介石。6月3日,张作霖退出北京。6月4日,张作霖皇姑屯被日本炸死。6月8日,阎锡山部进入北京,12日接收天津。6月15日,南京政府宣布统一。20日,改直隶省为河北省,改北京市为北平市。

7.《抗战建国纲领》

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抗战纲领。全称:《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1938年3月29日至4月1日,国民党在武汉召开了临时全国代表大会, 检查全国抗战以来的工作,确定今后的任务和行动方针。《抗战建国纲领》是国民党在这次大会上制定的主要文件,系统地提出了国民党抗日救国的主张。该纲领规定了抗战时期国民党在外交、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政策。

8.蒲安臣

美国外交官。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曾任美国众议员,驻华公使。支持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企图通过华尔控制中国军队,又与洋务派勾结,干涉中国内政。1867年担任清政府出使美、英、法、普、俄等国大臣。次年,与美国签定《中美续增条约》(即《蒲安臣条约》)扩大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后在访问俄国时,死于彼得堡。

二、简答题

1.西汉文景之治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汉文帝和景帝执政时期,继续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扭转 了汉初以来经济落后、政局不稳的局面,使社会经济由恢复而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安定,物资丰厚。史称此时为“文景之治”。

(一)轻徭薄赋。文帝、景帝实行轻徭薄赋政策。主要内容有三项:文帝在一段时期内免征田租,景帝则将田租由十五税一减至三十税一,并立为定制。算赋由每人每年纳一算(一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徭役由原每人每年在本郡充更卒一个月减为三年充更卒一个月。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