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9-07-18 08:44 阅读次数:
继2018年顺利通过WSET四级考试后,2019年2月26日~3月1日,韩林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WSET ETP(Educator Training Program)认证讲师培训并通过考试,成功获得“WSET认证讲师”称号,助力他在葡萄酒教育与培训的人生旅程再上一个新台阶。
和赵凤仪参加悉尼皇家葡萄酒大赛。
“初识”韩林,是在2018年召开的河北省承德市酒业协会成立大会上,通过与同来参会的河北省石家庄市葡萄酒协会顾问韩俊杰交谈中,得知他的儿子韩林于2018年6月顺利通过WSET四级考试,并于7月受聘担任澳洲天鹅葡萄酒学院院长。WSET四级考试非常难,韩林能够获得高含金量的四级证书,想必一定是葡萄酒专业科班出身。而韩林的父亲告诉《华夏酒报》记者,他是学金融专业的,出于对葡萄酒的爱好,才选择去学习葡萄酒。
在天鹅庄1908世纪老藤葡园。
把爱好变成职业,他有着怎样的人生体验?带着诸多疑问,《华夏酒报》记者采访了远在澳大利亚的韩林。
把爱好变为职业
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与其成长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韩林从小在河北石家庄长大,受父亲对葡萄酒的专注和爱好的影响,从高中起就开始接触葡萄酒。当时同学毕业聚会喝的大都是白酒、啤酒,只有韩林自带葡萄酒请大家品尝,这在当时算是比较超前和时尚的。葡萄酒给同学们带来不一样的味蕾体验,也在韩林的心底里留下美好的印记。随着后来越来越多地与葡萄酒的亲密接触,韩林便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葡萄酒的一切,它的文化、香气、口感……
2003年,韩林来到澳大利亚读大学,学习金融和管理专业。毕业后,他一直在餐饮零售行业工作,先后做过星巴克店长、五星级酒店的餐饮经理/侍酒师、葡萄酒专卖店的店长,接触了澳洲葡萄酒业内很多的酿酒师、酒庄庄主、销售代表等。
香港WSET亚洲总部,拿到认证讲师资质后和认证考官Ron合影
“因为从小也喜欢咖啡文化,当时规划未来职业走向时有两种选择,一是咖啡,二是葡萄酒。最后发现自己内心深处对葡萄酒才是真爱,所以就义无反顾地选择在葡萄酒行业继续走下去。”说起当年的决定,韩林言语中带有几分坚定和自豪。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当然,仅靠自己的兴趣爱好就选择职业方向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在葡萄酒领域有所进步和研究,还必须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技能。韩林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是葡萄酒专业科班出身,所以要想在葡萄酒行业做好,尤其是葡萄酒教育方面,一定要在专业知识方面一步一个台阶扎扎实实地往上走。2012年,他学习WSET二级;2013年,学习WSET三级;2016年报考了WSET四级。“我觉得在WSET四级学习的两年时间里,不单单是一个专业认证,更是择良师、识益友,扩大圈子的事情。于是,我选择了当时还是葡萄酒大师候选人的赵凤仪老师,在北京龙凤、石家庄和澳洲之间开始了两年的WSET四级学习。”
众所周知,WSET四级培训和考试难度相当大、专业性特别强,对于专业学习葡萄种植和酿造的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事,那么对于非科班出身的韩林来说,这期间他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磨炼?
“两年的学习是一场马拉松,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战胜自己的惰性。”韩林告诉记者,两年间,他放弃了几乎所有的娱乐项目,错过了很多和家人、朋友聚会的机会。每天工作之余,都要不停地学习。尤其是考前,经常要熬到深夜。“那时,为了能让自己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体力,喝杯黑咖啡、吃块黑巧克力,就这样咬着牙关一路继续下去。”
当然,“学习四级的两年时间里,有太多的事情令我印象深刻了。和赵凤仪老师以及同学们一起去河北怀来产区学习考察,受益匪浅;和来访的德国葡萄酒大师一起吃饺子,特别开心。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考前复习阶段的一次学习小组练习,在北京一位同学家里模拟品鉴考试,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模拟考试结束后,大家一起喝着剩下的酒,吃了顿火锅,聊得很嗨,两年同窗之间的友情显得分外珍贵。”说起这些,韩林脸上洋溢着笑容。
在英国伦敦参加WSET四级认证毕业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