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学素养高不高,科学教育是关键
教育时评
到今天,北京科技周已经走过24个年头了。一方面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令人欣喜;另一方面,公众的科学素养却令人担忧。据中国科协发布的《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6.20%,远低于美国、瑞典等发达国家。
我国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可谓不高。新中国成立伊始,“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就写入宪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针对科普立法的国家。
为何学了这么多年数理化,却仍然谈不上具备科学素养呢?科学教育被严重异化,强制知识灌输以及功利化倾向正是如今的现实写照。
例如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浙江省选考物理的学生大幅减少,很大原因就是物理学科难度较大,避开物理容易取得较高分数,在高考竞争中将处于有利地位。然而,物理是从事科学研究、创新的基础性课程,如果高中不系统学习物理,从个人来说,将可能影响大学的进一步学习研究;于国家而言,则可能影响到科技创新的基础能力。
科学教育包括从科学兴趣的激发、系统的科学知识累积、科学思维与方法的锻炼,到科学精神的养成,再到科学创新的实际应用。这是一个完整的学习链条。而相比于知识学习,科学精神培养,才是科学教育最应该教给学生的内容。
日复一日低水平的重复刷题,磨灭了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想象力与创造力,就这样而灰飞湮灭,取而代之的是不经质疑的承认、接受与遵守。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测试中,我国未来想从事科学相关职业的学生比例占所有学生的16%左右,低于国际平均水平24%,而美国该数据比例为38%。
公众科学素养不高,根子还是出在科学教育的重点和方式上。培育科学素养,不仅仅是通过简单的知识灌输,更重要的是进行科学兴趣与科学能力的培养。笔者体验过由国内多位青年科学家参与打造的“科学队长”小学科学课的活动,他们强调的是“科学家赋能科学教育”。由这些青年科学家、教授领着一群孩子,从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出发,去探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和科学原理,完整体现了科学教育所需要体现的链条,整个过程充满了好奇与乐趣,让孩子们玩得都非常开心。
让科学家们参与到科学教育中,这种做法让学生们在聆听科学家们讲授知识的同时,也在学习着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而这些正是科学素养中所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科学不仅是关乎知识,而是关乎质疑和探究,关乎逻辑和实证。(杨 仑)
(责编:左瑞、邓楠)
初中毕业证丢了怎么查看(初中毕业证丢
导读 么初中的毕业证还是比较重要的,祝您好运 你好,你继续求学的话,就没有那么重要了,...(68)人阅读时间:2023-04-24300分能上什么高中 有哪些学校
300分的分数在大部分地区上普通高中概率是比较小的,当然最后还是要看考生所在地的最低控...(175)人阅读时间:2023-04-23老板的娃上了一流初中,然后栽在了英语
大家好,我是闪闪妈。论家长心态不稳定指数,4-5月排第一。因为接下来是闹腾腾的幼升小、...(110)人阅读时间:2023-04-23扬网招考直通车丨@家长 你关心的问题答
扬州网是由原今日扬州网和扬州新闻网重组而成。今日扬州网站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开通,扬州...(98)人阅读时间:2023-04-23点解我在广州晚晚都出来蒲?
△回顾这些年,陪伴你十年的灯光节 来广州,绝不可错过她的夜景。 过去9年,每年冬天广州...(86)人阅读时间:2023-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