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全部

  • 全部

分享

網絡騙局侵入網上生活大學生自發普及防騙知識

发布于:2020-03-31 04:09    阅读次数:

  因為一通電話,讀研一的熊瀟被騙了4萬元。

  “其實我本來沒接這個電話,但對方打了好幾次。接通后對方說出了我的姓名、學校、身份証號等等信息,我就感覺自己一點一點被對方‘洗腦’了。”回想起2月14日那天被騙的經歷,熊瀟很是懊惱。電話那頭,自稱是“京東金融”工作人員的“客服”以“根據國家規定,現需注銷你的學生貸款賬戶,不然會影響征信”為由,誘導他添加了“客服”的QQ,從借貸平台借出了最高可借貸額度的貸款,再轉至詐騙分子的“注銷專用賬戶”。

  “錢剛轉過去,對方就‘失聯’了。”熊瀟馬上報了警。4萬元不是小數目,“比我的學費和住宿費加在一起還多1萬。”為了不讓家人難受,他決定在日后打零工填補用度。

  熊瀟的遭遇並非個案。成都市公安局錦江分局蓮新派出所警官崔璐瑤介紹,每學期開學前或開學初,是騙子針對大學生行騙的高發期,尤其近期人們往往線上辦公、上課,接觸網絡的時間增加,騙子在網上行動、得手的可能性也會變大。

  冒充借貸平台客服、尤其是冒充學生們熟悉的知名企業,以注銷貸款賬戶為由,誘導大學生綁卡、轉賬,已成為當下最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之一。利用學生急於擺脫不良征信記錄的心理,詐騙分子編造出各種理由,並在“輸入密碼”“授予權限”等關鍵節點施加壓力。

  今年2月到3月間,被同樣的“套路”欺騙的還有肖然和李莉。回想起自己與騙子通話時的詳情,肖然感嘆“真有些防不勝防”。“一開始我是不相信的,因為我沒有注冊過這些借貸平台。”但面對肖然的猶豫,對方很快給出了答復:“您應該是上學的時候,無意中掃碼領禮品的時候注冊的。”

  學生害怕自己還沒步入社會就背上“老賴”之名,騙子卻一再用“違反國家規定”“高額賠償金”等字眼迫使學生迅速做出決定。在騙子的“軟硬兼施”下,被攻破心理防線的肖然將1萬元轉到了騙子的賬戶上。而本就對網絡平台貸款了解不多的李莉,也在聽信了“可能是別人盜用了號碼注冊”的借口后,把學費“折”了進去。

  “對方越急,你越是要冷靜。”在網絡詐騙中“幸免”的董成楠分享了自己的“防騙心得”。他曾接到一個電話,顯示號碼所在地是北京。今年畢業的他剛投了不少簡歷,因此電話響起3聲之內,他便清了清嗓子接了起來。“您好,這裡是360借條,請問您是遼寧大學的董同學嗎……”對方告知董成楠,每年畢業季都需要注銷一部分畢業生的學費貸款賬戶。但一聽說要花錢才能注銷,將信將疑的董成楠便提出了暫緩注銷的要求。從這時開始,“客服”顯得有點著急。幾輪“拉鋸”后,對方表示可以與上級溝通,適當降低充值額度。

  “交多少錢竟然還有商量?”董成楠頓時意識到事情不對勁,立馬把通話內容轉述給了老師。在查詢了學校發布的防詐騙通知,核查了“客服”偽造的資質文件后,董成楠確信自己接到了詐騙電話。

  再次接到電話后,董成楠一語道破了對方的行騙步驟,並提出報警。只是沒等他說完,電話已經挂斷,再次回撥則一直都是“正在通話”狀態。“希望是把我拉黑了,而不是在與下一位受害者通話。”董成楠說。

  “凡是需要我轉賬的電話,我都會再三核實。”同樣對網絡詐騙頗為謹慎的管羽也曾接到自稱是“京東金融客服人員”的電話。“雖然她准確報出了我的各種信息,還用‘個人信用破產’要挾我,但我還是決定先確認她的身份。”在京東官網核實后,官方客服回復她“此人並不是我司人員”,並提醒她多加小心,謹防詐騙。管羽舉報了騙子的號碼,並把號碼拉入了黑名單。

  肖然報警后,警察第一時間止付了嫌疑人收款賬戶。不過,電信詐騙、網絡詐騙多為團伙作業,一個團伙的人可能在線下互不認識,他們的IP地址多變,有的甚至在國外,在網絡虛擬世界,想要立即抓到狡兔三窟的騙子,難度非常大。

  近年來,無論是全國各地警方、高校,還是各類社會組織,都在以各種方式傳播預防網絡詐騙的知識,警方對網絡詐騙分子的偵察和追繳也從未間斷。

  去年年底,生活在北京市朝陽區的李林接到一通詐騙電話,意識到對方可能是騙子后,他很快挂斷了電話。沒過幾分鐘,他又接到一通所屬地是北京市朝陽區的電話。“這裡是北京公安局朝陽分局,提醒你剛剛接到了詐騙電話,千萬不要相信。”李林感到難以置信。“警察怎麼這麼快就發現騙子給我打過電話?這不會是連環騙局吧?”通過北京市公安局官網查詢后,李林發現,來電號碼果然是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的。“警察應該早就盯上這個犯罪團伙了,可能正在一邊摸清團伙的情況,一邊提醒潛在的受害者不要上當。”李林推斷。

相关教程

教育局24小时服务热线 客

网络骗局侵入网上生活大

非法“校园贷”套路多大

2019中国建设银行远程智能

2019中国建设银行远程智能

2019中国建设银行远程智能

环信大学:在线客服在万物

黑猫投诉:从6月初开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