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3 00:02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采集插件 | 点击:次
近日,新浪教育重磅发布了《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
白皮书结合多种数据采集方法及渠道,在全国范围学生家长中收集了5万余份有效样本,全面展示了中国家庭全学段的消费情况。
幼小阶段作为重点研究的阶段之一,白皮书呈现出了中国家庭在学前教育上的消费行为特征,详实的调查数据充分证明:
“中国的婴幼儿教育产业遇到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发展机遇”。
《2017中国家庭教育消费白皮书》显示,中国家庭投资学前教育的意愿非常强烈——
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26.39%;每年支出学费10000元以上的家庭占比10%,5000元左右的占比56%;89.92%的孩子上过辅导班。
除此之外,二胎政策开放,为教育消费带来新的市场——
学龄前阶段,48.83%的孩子的父母更想要二胎,其中16.67%已经有了二胎;很多孩子已经在大学阶段,但仍有11.11%的父母想要二胎。
有鉴于此,新浪教育的主编雷蕾女士在白皮书发布会上发表观点:“学前教育会是一个潜力股。”
相比较而言,什么样的学前教育更有潜力呢?
白皮书公布的以下两组数据,给有意投身早教行业的投资者们提供了重要参考。
1、家长更关注兴趣的培养和身心健康发展。
从上辅导班的目的来看,在学前教育阶段,家长报班主要考虑孩子的兴趣培养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这一组数据,与受访者的年龄层、教育观念息息相关。受访的家长以80后、90后最多,占据比例高达44%。80、90后父母大都经历过“成绩大过天”的学生时代。
被这一教育观念荼毒过心灵的父母们,迫切想要让自己的孩子摆脱分数的梦魇而得以全面发展。
因此,早教课程、教育内容与中国家长的教育诉求的契合度越高,品牌及机构就越受认可。
英国天线宝宝早教的备受好评的“世界小公民”和“艺术小明星”课程就佐证了这一结论。
在英国天线宝宝早教的“世界小公民”课堂上,早教老师带领孩子们通过“游戏”的形式,体验各民族节日,品尝各国美食,接受国际多元文化的熏陶;在“艺术小明星”课堂上,孩子们通过表演、创编等方式开发潜力,与艺术结缘。
与识字、背诗、学算术相比,如此课程设计看似“百无一用”,却因为关注到了孩子的兴趣的培养和身心健康发展,而深受家长和孩子的喜爱。
2、提早接触国际教育成为7成父母的共识。
留学如今在家长心目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提早接触国际教育。海归的群体数量在扩大,低龄化成为难以抵挡的趋势,高达61.2%家长有送孩子出国留学意愿,在学龄前阶段,此比例更高达70%。
国际教育,尤其是以英式教育为代表的国际教育,其教育体系对于学生核心竞争力、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跨文化的交流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在意识上还是方法上,都遥遥领先。
但是,让孩子漂洋过海去读书,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终究不是上策;而低龄留学更是不被推荐,因为在早期教育阶段,孩子的成长更离不开家庭教育。
基于此,让中国学生不出国门就可以感受纯正国际教育的“教育引进”应运而生。在初、高等教育阶段,教育引进表现为中外合作办学;而在早期教育阶段,则体现在英国天线宝宝早教、美吉姆、金宝贝等国际早教品牌的入驻。
由此来看,秉承了国外教育研究成果的高品质国际早教在中国早教市场上的发展空间更大。
教育不是一场通关游戏,而是一座远方的灯塔,最终无数学生将依靠这座灯塔走向光明的未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已经迎来发展的关键阶段,未来,希望有更多有教育情怀的有识之士加入到优质教育的实施队伍中来,让中国千万家庭能从优质的教育中真正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