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学教育 >

教育,定义未来

时间:2022-07-08 09:0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十年。一瞬。中国教育步履坚定。

  教育,是种树,是对学生持续不断地扶持与忘我的漫长期待,是为了终极放飞而无比宽厚温暖的拥抱。

  教育公平的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职业教育的拓展、高等教育的普及、课程改革的进行、自主招生的试行,教学科研的变革……教育思想在转变,考试制度在改革,评价标准在改变,这其中传达出的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解放。

  从来没有捷径。在争论中执著前行,在探索中寻找光明。

  教育,是一个民族对未来的自我定义。找寻适合每个人发展的最好的教育,让每个生命都令人欣喜,让整个社会闪耀出灵动、独特、创造的光辉。

  从不奢望花香,绽放。留份深沉的爱在沃土,日日播种、刨土、修整,等待枝丫的生长,等待满树繁华。

  关键词之1:公平

  近了,更近了。身边就有了好学校,不再跋山涉水,不再路途迢迢。

  远了,更远了。离开家乡走进了城市的学校,走进了向往的高校。

  曾经的梦想,今天成真。

  当义务教育进入普及时代,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公平,更成为人之所向。

  你能感受公平之光的普照:从免费义务教育到提高生均经费,从保障留守儿童的入学到呼之欲出的“异地高考”,从修缮中小学校舍到配置先进教学设施,一项项政策的密集出台,正在悄然改变中国教育的面貌。

  公平之路还在铺就:启动“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科学量化对中西部地区的倾斜支持因素;实施各类专向招生计划,增加困难群体考生的入学机会;继续扩大扶贫专项招生计划、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招生计划,以及针对贫困学生的“绿色通道”制度,建立健全国家助学制度。

  枯燥的数字记录着一个国家在教育公平之路上的跋涉,振奋的事实讲述了一个国家在教育公平之路上的追求。“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公平,正如春风化雨润泽着寒门学子,润泽着华夏大地。

  地域、民族、阶层、出身,是不一样,但又没有什么不一样,这是一个多样、多彩的时代。正因这些不一样,教育才更加和谐,如此斑斓。

  教育公平,对每个人而言,是人生起点的第一课。在公平中接受正义的滋养,在正义中感受人的尊严,在尊严中紧握建设伟大祖国的接力棒!

  关键词之2:改革

  从不回避问题的存在:

  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人才?学生课业负担到底该如何减?“择校难”何时不再困扰家长?高考改革、人才选拔如何更加公平、高效……

  中国教育以前所未有的发展之势向前飞跃,但面临的问题又是如此集中、棘手。

  改革是唯一的出路。改革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改革是教育活力的重要源泉。

  在教育规划纲要中,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设计了近期启动实施的10项重大改革试点,涉及推进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大学制度、深化办学体制、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等。

  点燃激情,超越激情。

  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正在实施,而困局正出现转机:大力推进校所联合、校企对接、跨学科联合培养;完善研究生与导师互选机制,完善团队指导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规范办学行为,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是人才,就不能将他淹没;是人才,就要给他成长的土壤;是人才,就让他展翅高飞。

  选拔和培养人才,为中国崛起提供人才支撑,是改革目标所指。跨越与突破,在变革中重获生机是中国教育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之3:幸福

  同样的教室、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不同的自己。

  三个月的国家级培训,让赖永君有一种重生的感叹:“课堂灵动起来,诗意起来。我慢慢地找到了教书的感觉,找到了语文教学的乐趣,拥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一次次教师培训中,一位位普通教师正在“华丽转身”,开拓教育事业的新篇。

  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2010年“国培计划”培训教师115万名,其中,农村教师占95.6%;2011年,“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启动实施;两年来,中央财政已经安排专项经费13亿元,共培训幼儿园、中小学教师215万人,其中,农村教师207万人,占96.3%。

  而最新的消息是,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14亿,计划培训130多万名教师。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