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湖北17市州亮招

时间:2022-05-22 18:00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抓紧推动“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破题开篇。

“十四五”开局,全省各地竞相谋实事、出实招、开新篇。

一 主 引 领

武汉:担当湖北发展的“主引擎”

省人大代表,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表示,省委省政府旗帜鲜明支持武汉做大做强、发挥“一主引领”作用,要求武汉奋力打造新时代的英雄城市,更好担当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引擎”。武汉将不负重托履使命、恪尽职守抓落实。

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做大总量、做强功能,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努力在全国争先进位。

着力增强创新策源功能。建设东湖科学城、光谷科创大走廊核心承载区,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支柱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倍增、现代服务业升级计划,夯实高质量发展关键支撑。着力服务“双循环”格局。打造国家航空、铁路客货运双枢纽和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数字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

着力推动区域联动发展。打造武汉城市圈升级版,实现与“两翼”城市群同频共振,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襄十随神”北部列阵

襄阳:打造“一极两中心”

省人大代表、襄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郄英才表示,按照全省区域发展布局要求,襄阳要担负引领“襄十随神”城市群发展的重任,关键靠项目支撑。

将牢牢抓住和用好省政府支持襄阳加快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战略机遇,突出“两强两优”,全力打造“名至实归”的“一极两中心”,加快铺展“产业兴、经济活,环境优、市场旺,功能强、生活美,治理好、百姓乐”的实景画卷。2021年全市计划新开工和续建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29个,年度计划投资1318亿元,分别是2019年的2.05倍和1.45倍,其中投资过10亿元的重大项目有158个。

十堰:建设现代绿色新车城

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副主席、十堰市委书记张维国表示,十堰要在全省区域发展布局和“襄十随神”城市群中找准定位。

致力建设“现代新车城、绿色生态市”,加快构建以汽车产业为主导,以大旅游、大健康、大生态产业为重点,以数字经济、新型材料、智能装备、清洁能源、现代服务为支撑的“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县域经济、实体经济发展新突破,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步,确保今年开局漂亮、全年精彩。

随州:打造汉襄肱骨、神韵随州

省人大代表、随州市委书记钱远坤表示,随州明确汉襄肱骨目标定位,接续建设“神韵随州”,打造专汽之都、现代农港、谒祖圣地、风机名城。

突出总量扩张,推动县域争百强,培育镇域“小老虎”;突出存量变革,深化混改嫁接,盘活资源资产;突出增量崛起,强化项目支撑,做实招商引资、技改扩能、争资立项等工作;突出变量转换,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兜牢民生底线。

神农架:建设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

省人大代表、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周森锋表示,神农架将加快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努力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

紧紧把握2022年“两高”开通这个关键时间节点,加快补齐客旅转换、景区区域平衡、旅游综合配套服务短板。重点打造“一城(国际慢城)、一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十个小镇、二十个村落”的旅游产业空间,构建全域协同、内外联动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宜荆荆恩”南部列阵

宜昌:走在前列,当好引擎

省人大代表、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家胜表示,宜昌强化“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引擎”的使命担当,以磷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产业集群共建为抓手,合力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以沿江高铁荆宜段、宜来高速等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载体,强化长江、清江、沮漳河等流域共保联治;以建立旅游联盟为切入,加快旅游发展一体化;以宜昌网上金融服务大厅为引领,推动建立安全、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区域性金融服务市场。

荆州: 建设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

省人大代表、荆州市委书记何光中表示,荆州市将坚持树牢“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理念,力争今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0家以上。

标签: 湖北两会(38)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