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市生态环境局信息公开

时间:2022-05-22 08:0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市扶贫办:
    转来的关于《收集“十二五”结对共建和联手扶贫工作总结材料的通知》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现将我局“十二五”结对共建和联手扶贫工作总结(详见附件)予以报送。
    附件:“十二五”结对共建和联手扶贫工作总结
    海口市环境保护局
    2015年12月4日
    -1-
    海口市环境保护局
    “十二五”结对共建和联手扶贫工作总结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2012年9月以来,我局在与琼山区甲子镇甲子村委会蛟龙�村的结对帮扶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帮扶要求和指示,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原则,深入了解蛟龙�村的现状,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市“双创”工作,理清帮扶思路,制定了扶贫工作规划和工作方案,引导村民发展农村经济,指导农民开展文明、经济、环境整治等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村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呈现出一派积极向上的良好景象,为构建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蛟龙�村基本情况
    蛟龙�村位于甲子村民委员会的东北部,距离甲子墟1公里,全村共39户,总人口
195人,其中低保户5户,中共党员7人,耕地面积
268亩(其中水旱田面积128亩),该村人多地少,全村种植水稻86亩,外贸瓜菜55亩,村民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水稻和外贸瓜菜,2011年人均收入1800元,整体生活水平低,是典型的经济薄弱村。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精心组织,明确责任。-2-
    我局高度重视,专门成立由党组书记、局长陈超任组长的工作小组,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明确主管行政后勤工作的副调研员主抓此项工作,办公室为具体联系单位,安排具体人员驻村指导,加强帮扶指导的沟通联系和具体指导工作,制定了“十二五《“市环保局结对帮扶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市环保局结对帮扶、《和蹲点调研工作方案和工作制度》分工具体,等,责任明确,形成一把手亲抓主管、班子成员齐抓共管、分管领导负责督促、全局干部共同参与、承办部门与办事人员落实到位的定点扶贫工作格局。狠抓工作落实,坚持把定点扶贫工作纳入局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局长办公会不定期听取扶贫工作汇报,研究下一步帮扶措施和工作重心,充分保障扶贫工作经费,坚持把扶贫工作与全局其他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督促、年末有总结,四年中共召开6次党组会议、7次局长办公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定期开展帮扶活动。
    我局领导每年年初、年中、年末都定期开展下乡调研活动,2012年
9月以来共赴该村调研10次,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深入田间地头,访贫问苦了解情况,与农民面对面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真正了解群众所急、所盼、所想的难
    -3-点、热点问题,寻找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每年“七・一”、国庆、春节等节假日局领导情系该村的困难群众,亲自到该村走访慰问了党员困难户和特困户,鼓励他们早日脱贫,为他们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共
12次,金额6万元,并致以节日的问候。
    (三)积极抓好台风的预防与台风恢复重建工作。
    在“威马逊”和“海鸥”台风来临时,我局领导第一时间和甲子镇干部、甲子村委会干部一起深入蛟龙�村做好防风组织指导工作,采取有效防患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受灾损失,协助村里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1人,清理道路障碍物5处,并送来灾区群众急需的大米、食油,人民群众较为满意。
    (四)助推“双创”工作,扎实推进在职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为进一步发挥党员在“双创”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带动全市广大群众提升文明素质,响应市委开展“双创”工作和“爱我海口・美化家园”志愿服务活动的号召,我局党委组织干部共157余人次
10次到该村开展环境清洁义务劳动、送科技下村、慰问特困家庭活动,共投入1.8万元,受益群众累计195人,为海口“双创”工作添砖加瓦。
    (五)大力开展种植技能培训,提高农户农业生产实用技术。-4-
    通过集中培训、请专家去田间地头答疑、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提高村民科技种植技术。四年共组织4期橡胶技术和瓜菜技术劳动技能培训,培训人次46人次,并选派3名青年上雨露计划中专班。
    (六)指导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
    根据该村人多地少,坡地较多,土质为石子质,水资源缺乏的条件和特点,大力发展经济价值较高的长期经济作物生产,建立了50亩的柠檬种植示范基地,2015年已经结果销售,效益较好,还积极支持村党支部继续扶持文昌鸡和山羊养殖业的发展,以基地和大户带动形成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的方式,促进该村的生产发展,提高村民的收入。
    三、取得成效
    (一)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几年来,我局积极帮助该村协调建设项目并落实金,2012年以来累计投入140.5万元等,实现了该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具体落实情况如下:
    1、村容村貌整治。2014年受台风破坏,投入4.5万元修缮村办公用房。
    2、村道硬化情况。2013年投入34万元(其中琼山地道站资金32万元,我局配套
2万元)进行村道硬化800米,2014年受台风破坏,投入
13万元进行修整。
    -5-
    3、文化生活配套情况。2014年投入2万元购置体育器材。2015年争取市文明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
13万元建设村健身广场,2015
年争取市一事一议资金14万元建设村文化室(其中市一事一议资金7万元,我局配套3万元,村投劳自筹4万元)。
    4、危房改造情况。争取市危房改造补贴资金,2012年建设2间,共投入
30万元,2013年建设2间,共投入30万元。
    (二)全力帮扶产业发展。
    1、种植业。2013年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帮扶该村种植橡胶菠萝75亩,共投入
23.9万元,2014年帮扶该村种植柠檬果树50亩,共投入资金
12万元,其中我局投入3万元,2015年投入10万元对
50亩柠檬果树进行施肥洒农药等管理,投入6万元种植
18亩桔子,投入6万元种植反季节瓜菜30亩,投资25万元种植
37亩菠萝。
    2、养殖业情况。2014投入2.6万元进行猪舍建设,2012-2015
年投入12万元养殖山羊80只,投入10万元养殖黑猪90只,投入
3万元养殖家鸡900只。
    3、其他产业发展情况。2014年投入16万元购买农用运输车辆。
    (三)人均收入年年增加。
    2012人均收入2850元,2013年人均收入3500
元,2014-6-年人均收入3750元,2015年人均收入3800元,高于脱贫线800元,走向了脱贫致富之路。
    (四)坚持既扶贫又扶志,积极做好政策宣传与群众思想工作。
    对于低保户和困难户,我们采取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一方面切实宣传好党的十八大一系列新观点、新部署;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他们树立勤劳致富、创业致富,自强自立的意识,增强他们对改革发展的信心,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学会一技之长,增强就业本领和创业能力。该村的杨祖发家,由于老婆患精神病,儿女多,田地少,家庭经济非常困难,我们给予该家庭一定的经济救助,及时帮助解决他们当前家庭生活上面临的暂时困难,帮助他们树立致富的信心,介绍其二个儿子出外打工,帮助其提高自身脱贫能力,如今经济生活已经大为改观,一个儿子也娶到了老婆。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局结对帮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一是和市、区有关单位联络沟通不够,争取到的扶贫项目不多;二是缺乏系统的规划,存在帮扶村急需什么,我们帮扶什么的现象;三是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不明显,增收的渠道不宽,村级发展后劲不足。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党组织建设。
    -7-
    针对新的一届村“两委”我们将继续把贯彻好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加强党组织建设的建设工作,多组织党员学习理论,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发挥党员的带头先锋作用。同时积极培养该村的致富能手、科技带头人和年青人,为基层党组织发展新党员,壮大党员队伍,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继续做好经济发展工作。
    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继续抓好50亩的柠檬种植示范基地的建设,以基地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三)继续为农民多办实事。
    积极配合村委会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做好环境卫生整治、生态文明村创建、农田水利建设等各项工作。-8-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