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明县第二实验小学 王阁杰
课题编号:CTF120166-73-271D
一、课题提出的意义
1.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2.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话:“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的就是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和他的天性一样自然,这个时期养成的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
可见,从小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人一生有多么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孩子们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者处世。它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毫不夸张地说,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好习惯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3、家庭教育对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缺少足够的认识
学生来之不同的家庭,有的家长本身素质不高,对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有的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他们的家庭教育,有的家长不识字对孩子习惯认识不足。凡此种种,导致学生习惯出现偏差。从学生的良好习惯入手,提高德育工作的时效性,是当前我校德育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从这一角度出发,本课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与内容:
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学习生活中,在学习环境的影响下,经教育反复练习形成的,最终发展成为个体需要的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方式。”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质量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小学阶段是良好习惯的形成的最佳时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的。
“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用比较概括的话来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他所能涉及到的社会公共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并经过多次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形成习惯的、外在的良好文明行为方面的教育。
小学生在学习方面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她们人格的健全发展就有了巩固的基础。课题在如何养成学习方面一系列习惯,并通过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来进行培养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方法与预期研究成果。
(一)、课题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实践性原则。
4、细致性原则。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主导方法:说理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榜样示范法、修养指导法、定期评价法。
辅助方法:问卷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法。
(三)课题的预期研究成果
1、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的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论文
3,案例与反思
4、交流材料
四、课题的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 (2014年11月—2015年3月)主要观察、记录、分析学生在这一阶段所表现出的有关现象,制定方案,初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同时形成观察、分析等方法、方案
锦州中学
锦州中学(www.lnjzzx.com)的网站信息!锦州中学坐落于锦州市之东,历史悠久,享有盛誉,始建于...(165)人阅读时间:2023-04-28海宁市区新增一所高中!共6个班!今年开
海宁新闻网...(189)人阅读时间:2023-04-282021年海宁市各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揭晓
2021年6月25日晚,我市六所普通高中录取工作顺利完成 今年我市普通高中计划招生3050人,提前...(83)人阅读时间:2023-04-28北大等高校名师齐聚海高!这场学术高端
4月20日上午,全国教育名家引领县域教育发展暨海宁市高级中学学术高端论坛开幕。来自北京...(94)人阅读时间:2023-04-28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福宁路校区今日揭牌
4 月 18 日上午,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福宁路校区 揭牌仪式顺利举行! 参与本次揭牌仪式的领...(144)人阅读时间:20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