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治 ,天下安。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是功能比较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它既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点,又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点。
在国际经济环境变局不断的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如何挖掘县域地理单元的内需潜力和增长动能,便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在2018年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结果中,成都市青白江区获评“县域经济发展强县(重点开发区县)”。
不仅如此,在《环球时报》和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联合主办的“2019年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暨《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投资评估报告》发布会”上,成都市青白江区蝉联“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区”,并首获“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区”等荣誉。
作为区县发展的一个样本,仔细研究不难发现,过去几年间,青白江结合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为自己勾勒出一幅清晰、准确的经济发展“思维导图”。

▲成都青白江城市定位:“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01
跳出封闭发展的“思维定势”“仅仅靠一个县解决不了一个县的经济问题。”不久前,区域经济学家肖金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时,曾这样说道。
不同于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面积小、人口少,经济承载能力有限。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地理环境中,找准自身特色和优势,并将其用到极致。
在有限的经济地理单元内,青白江把国际铁路港和中欧班列(成都)作为破题县域经济发展的“题眼”,跳出传统县域经济封闭发展的“思维定势”,走向对外开放的高地,对接到全球市场。
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成都青白江已经把中欧班列(成都)开到境外25个城市,形成了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
数据显示,中欧班列(成都)开行量已经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一,实现向南联通东盟全境、向西直达欧洲腹地、向东辐射日韩和美洲、向北对接中蒙俄。
“我们的国际铁路港,为时效性强、附加值高的货物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一种新的物流选择。”成都国际铁路港管理委员会对外联络部部长曾怡告诉城叔,企业家们在这里做生意,感受到了与沿海地区一样的便利。
四川科阳和琪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俄材进口的商家。总经理羊科介绍,以前都是车皮运到边境口岸,口岸清关,然后掏货下地存放,再从口岸用汽车或是国内火车装箱转运到国内。中间环节多,非常繁琐。“运贸一体化打破了这一困局,为我们节约了采购成本。”

▲中欧班列(成都)通关时间由300小时缩短到109小时02
发现港城联动的“思维逻辑”港口与铁路为青白江带来了贸易的繁荣。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此前曾对媒体谈到,港口发展的路径是要构建一个依存港口的产业生态圈。
“这个生态圈的范围是在港口区域以及港口辐射的周边城市,并进一步拓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积极发展大网络、大平台、大通道、全链条、新模式的物流枢纽经济。”
当港口紧扣城市、贸易带动起产业,青白江建立了“港城联动”的新思维逻辑。
青白江区国际贸易和现代物流发展局的负责人告诉城叔,青白江通过以通道带贸易、以贸易聚产业,使得以创维为代表的一批项目已经在这里集聚。“随着运贸产一体化初见成效,国际铁路港、自贸试验区等制度创新高地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
在国际铁路港的基础上,青白江规划了“一港三城六个特色小镇”的立体式开放型经济载体。这里的三城,指的就是欧洲产业城、智慧产业城和凤凰新城。
“铁路港与产业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欧洲产业城一位负责人谈到,港口的枢纽作用带来了高端资源和产业,欧洲产业城与智慧产业城正是集聚这些高端资源要素,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载体,而凤凰新城则完善了相关商务、生活配套设施。港、产、城在青白江实现无缝连接,实现“人产城”和谐共生。

▲成都铁路口岸实现90%智慧化无人操作,打造国际一流的智慧化港口03
构建全球开放的“思维格局”全球产业要素在青白江聚集,让“国际合作”成为这里企业的工作常态。
不久前,成都海韵达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成为哈萨克斯坦牛肉主力进口商。
“早在去年3月,哈方牛肉出口相关官员就找到我们,希望在哈萨克斯坦牛肉出口方面与其达成深度合作。”公司总经理傅登虎说:“未来,哈萨克斯坦牛肉将通过中亚班列到达成都进口肉类指定口岸。”
今年1-5月,青白江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78%、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青白江的愿景是:在不远的将来,将成都国际铁路港打造成为像德国杜伊斯堡、西班牙萨拉戈萨那样的世界一流铁路港口。
为实现这一目标,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和保税加工被确立为成都国际铁路港的主导产业,其招商引资的对象,也高标准设定为“国内和世界供应链管理企业的前五十强”。
在软环境方面,青白江也在为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而努力,提出要高能级创建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区。围绕“高能级”这一目标,青白江推动班列加速扩能,加快完善铁路港相关配套设施,不断提升成都国际铁路港枢纽能级。
从数据可更直观感受:涉企事项网上可办率将提高至100%;开办企业实现“3小时拿照、8小时营业”;施工许可办理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仅需60个工作日……
高效顺畅的审批流程和周到细致的“金牌管家服务”,青白江区高能级国际化营商环境对企业吸引力提升明显。
据数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青白江区新增市场主体21069户,同比增长241.09%,增幅位列成都全市前列。
青白江区港管委的负责人表示,为优化营商环境,成都国际铁路港开展口岸清费降费和购买服务专项工作,进一步降低货物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目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口岸和保B全面实现基础作业“零收费”。
铁路港的一位负责人告诉城叔,青白江还将对集装箱中心站进行扩能改造,将这里打造为全国首个铁路智慧无人港。
“以往,企业洽谈投资时所接触的招商人员,在企业签约后就不会再管企业了,这就让单个项目从接触到落地,再到后续的服务,整个链条断开了。”青白江投资促进和经济合作局党组成员刘颖谈到:
“现在,我们在一开始就让园区管委会和乡镇投资中心的人员参与进来,全程提供服务,用这种管家式的招商服务,联通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