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教育聚焦:00后这一代中学生真的不关心社会吗?

时间:2020-03-05 22:4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学会辨别和思考

  做到言之有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调查研究。但是,把这件事真正做实了也并不容易。

  与李俊豪同在一所学校的刘雨鑫,是一名初二女生。她去年完成了一项调查研究,所撰写的报告《关于搭建网络互助平台实施独居孤寡老人养老全覆盖》获得了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

  对于她来说,完成这份研究最难的一步就是“如何敲开那些老人的家门”。

  “暑假里,我手里攥着设计好的问卷,去敲小区里那些老人的家门,但是不少老人根本不开门,有的即使开了门,一听要做问卷,马上就会关上。”刘雨鑫说,要进行后续的研究,就要获取调查数据,就要进行访谈,但是如果无法敲开门,那么后面的所有步骤都无法进行下去。

  “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遇到挫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的老师张桐说,孩子接触社会就像是幼儿跳台阶,小朋友只有自己尝试过了,才知道什么高度自己跳下去会腿疼。中学生们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就是在升高台阶,只有自己亲自试过了,才能知道每升高一个台阶自己要克服多少困难,也只有真的克服了困难才能继续登上更高的台阶。

  但是,这个过程并不好过。

  “在学校,老师如果想批评我们,总要先铺垫,再鼓励,然后找好措辞,最后把批评的话说出口,生怕伤了我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李俊豪说,但是到了社会上,进入到真实的工作场景中,没有人保护你的玻璃心,他们会把问题直接指出来。

  “不能让孩子生活在真空里。”北京一零一中政治老师李杰说,中学生们只有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学会辨别和思考。

  这也正是让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真正价值所在。这两年媒体中报道的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案例越来越多,不过也有人认为中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学校里学知识,现在参与社会意义不大:“缺少足够的知识储备、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他们能提出什么有价值的建议?”

  确实,无论是模拟政协还是提出科学建议,中学生们拿出的报告并不完美,“不过没关系,其实,中学生们今天走出的这一小步,是在为了他们将来的研究继续积蓄力量。”张桐老师说。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的化学特级教师吴卫东说,学生们在活动中无论是去旁听、参观,还是亲自调研,这是他们学习进入成年人社会的开始,这是他们学习做事、做人的过程,在这个真实的过程中,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和学习到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与标准的工作方式。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