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为保护视力,广州各校这样做

时间:2018-10-16 10:4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成为关注焦点。

在此之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

广东将如何落实《方案》要求?记者走访了解到,实际上广东在2013年就已要求学校合理安排学生作业数量和内容。

小学生期盼减负保护视力

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重是越来越多中小学生戴上眼镜的重要原因。《方案》要求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寄宿制学校要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

广东学生家庭作业完成时间有多长?记者随机采访了5名六年级小学生,他们表示,周一到周五,他们每天需要花2-3个小时写家庭作业。“我们做作业的压力比较大,希望能继续减负,保护好视力。”陈同学说。

事实上,早在2013年9月1日,广东就开始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明确要求学校合理安排学生作业数量和内容: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生每天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5小时以内。

“从2013年起,我们就严格按照要求,将学生的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广州市荔湾区坑口小学副校长黄伟斌注意到,在学校“减负”、保护学生视力的同时,也有一些家长为孩子报读校外培训机构,让孩子在学习上的实际用眼时间超过合理范围。因此,他呼吁,保护学生视力,还要家校联动。

引导学生适当使用电子产品

近年来,电子化、信息化教学让学生在学校较为普遍地使用电子产品。家长也希望学生带手机到校以保持联系。《方案》明确指出,要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

那么,学生如何正确在校园里使用电子产品? 《方案》指出,学校要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事实上,针对电子产品影响学生视力的问题,广东也早有“动作”。今年7月,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出引导学生适当使用电子产品。

各地市也行动了起来。其中,广州市教育局于今年8月向中小学生和家长倡议,学生不要携带智能手机进入校园。同时,还倡议学生校外少使用手机,学生在校外确实需要使用智能手机时,不要长时间使用,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用眼卫生,用眼40分钟后要休息5-10分钟,养成良好的用眼行为。

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副校长钟民表示,学校一直严禁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学生若是带手机到学校,必须交由老师保管,周末再带回家。”除了引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省实附中还严格控制教师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的时长。“我们在教学中强调板书,同时以自主学习、分组讨论为主,减少学生看电子白板的时间。” 钟民说。

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为保护视力,广州各校这样做

在校每天要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

《方案》还要求,中小学校要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强化户外体育锻炼,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

具体而言,要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中小学校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

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处副主任李之宁看来,学生用功读书,用眼确实较多。为此,学校要求学生每天进行两次眼保健操,其中一次安排在晚修时间。做操时每班都会有专门的生活委员进行轮流监督,并让校医检查和纠正学生做操的方法是否正确。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