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中国版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将亮相 哪家能上榜 有啥特殊“待遇”?看五大要点

时间:2019-12-28 14:06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银行业重磅!中国版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将亮相,哪家能上榜,有啥特殊“待遇”?看五大要点

摘要

【中国版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将亮相 哪家能上榜 有啥特殊“待遇”?看五大要点】11月26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11日。这是继2018年11月“一行两会”发布《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后,首个配套细则的出台。(券商中国)

  国际上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名单,中国也将拥有自己的系统重要性银行(D-SIBs)名单。

  11月26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评估办法》),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11日。这是继2018年11月“一行两会”发布《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后,首个配套细则的出台。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规模体量大,在金融市场上具有风向标作用,识别并强化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有助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市场公平有序竞争,有助于提高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健程度、切实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办法》是评估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基本规则,是强化宏观审慎管理、防范系统重要性银行“大而不能倒”风险的重要举措,是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关键制度安排,有助于识别对我国金融体系有系统性影响的银行,有助于增强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认定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有助于推动系统重要性银行稳健经营。

  要点一:与国际监管趋势接轨

  2018年11月27日,“一行两会”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监管和处置作出了总体性的制度安排。这一制度安排被看作是中国对于防范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的重磅利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表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因规模较大、结构和业务复杂、与其他金融机构关联性强,在金融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将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因此,危机后有关国际组织和主要经济体已就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建立了相关制度安排。

  央行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从我国情况看,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部分规模较大、复杂度较高的金融机构因与其他金融机构关联度高而居于金融体系核心,对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性以及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为此,迫切需要明确政策导向,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监管和处置作出制度性安排。

  实际上,据了解,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27个成员国中,目前绝大部分国家已经建立了本国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名单和监管办法,我国在这方面的探索进度相对较慢。因此,有银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指导意见的颁布,不仅是出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考虑,也是重要的监管制度补短板,与国际监管标准接轨。

  要点二:先从银行业切入,证券、保险业随后

  《评估办法》是《指导意见》发布后的首个配套细则,之所以先选择制定出台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办法,主要有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是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业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从我国实际情况看,目前我国金融业总资产300万亿元,其中银行业总资产268万亿元,在我国金融业总资产中占比达到89%。考虑到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4家银行均已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名单。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