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龙湾中学现象”是怎样炼成的?带你解码

时间:2019-11-26 16:13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龙湾中学现象”是怎样炼成的?带你解码

“龙湾中学现象”是怎样炼成的?带你解码

“龙湾中学现象”是怎样炼成的?带你解码

  温州网讯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全文多次提及“选课走班”一词,指出要有序推进选课走班,到2022年基本完善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

  其实,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数年前就已开始这方面的探索。其中,龙湾中学便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也正是以“选课走班”为突破口,凭借准确的办学定位、优质的师资队伍、新颖的课程结构、科学的运作方式、现代的管理制度和积极的校园文化,该校创立短短十余年,便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被许多专家和教育部门领导誉为“龙湾中学现象”。

  上月13日,由教育部主管的《中国教育报》刊登《立足新高考,“走”出特色发展道路》一文,点赞龙湾中学新课程改革成果:“正确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领导积极的探索与实践,让这所创办不过十余载的学校成为温州市教育界的黑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骄人成绩。”

  那么,“龙中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它的核心之钥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走进该校,解码“龙湾中学现象”。

  四年磨一剑,滨海平原崛起“龙中现象”

  位于滨海平原的龙湾,自古以来就是山水清华之地,这里文脉流长,英才辈出,各类文物古迹更是数不胜数。2004年秋,龙湾中学承载着全区民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应运而生。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该校在经历了一个经验积累、朴素发展的生存阶段,从2011年起进入了一个发展瓶颈阶段:高考成绩多年没有质的飞跃,龙湾区每年都有一批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外流,学校上上下下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舆论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所按省一级重点中学标准创建,致力于跻身省一流高中的龙湾中学要取得跨越式发展,必须转变思路、另谋出路,方能迎来“凤凰涅槃”。

  危机之中往往蕴藏着转机。2012年《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2014年《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温州市区东部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相继出台,让龙湾中学看到了破解发展瓶颈的希望。

  2015年起,龙湾中学抓住机遇,锚定目标,从点到面,由浅入深地执行“选课走班”制度,从而进入优化调整、弯道超车的超越发展阶段。通过4年打磨,目前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质量快速提高,被誉为“龙湾中学现象”。

  以家长最关注的高考成绩为例,龙湾中学实现“3连涨”:2017届高考67%的学生上一段,考取清华大学1人,985院校41人,211院校83人;2018届高考81.3%的学生上一段,考取清华大学1人,985院校50人,211院校103人;2019届高考报名人数474人,上一段人数(含艺体)388人,81.8%的学生上一段。其中,纯文化报名人数438人,356人上一段。

  近年来的高位发展,让龙湾中学连续荣获“温州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优秀学校”称号。而且,因为近3年已为浙江大学输送了57名优秀毕业生,今年4月29日,龙湾中学被授予“浙江大学新时代人才培养战略伙伴中学”。这标志着龙湾中学在国内顶尖高校的影响力有了质的提升。

  不仅如此,近两年来,龙湾中学多次承办高水平全国性教育教学研讨会:走班教学背景下课程改革实践探索全国研讨会,“聚焦龙湾中学,深入课改实地”全国研讨会,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教育装备创新应用研讨会,新高考下精准教学、年级管理和优生培养全国研讨会,第十届长三角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论坛高中分会场等。共有来自30个省区的1000多名教育局局长和校长、骨干教师分别参与了上述会议。全国各地70家单位约3500余人来该校参观交流、跟岗学习。该校领导受邀到全国各地讲学达40余次。

  显而易见,“龙湾中学现象”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选抢走精聚激”,“龙中现象”的核心之钥

  聚光灯下的“龙湾中学现象”究竟有何奥秘?用龙湾中学校长蔡朝晖的话来讲,学校由弱变强、弯道超车,这些仅仅是外在表现,真正激发学校强劲发展动力的核心之钥,是借助《温州市区东部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和龙湾区委区政府对学校的大力支持,打造了一套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的系统化“选课走班教学”体系,其中包含“选课程”“抢老师”“走班级”“精管理”“聚精气”“激干劲”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课程让学生“选”起来,老师让学生“抢”起来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