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重塑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时间:2019-11-26 15:24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重塑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编者按

当今世界,以智能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教育革命的汇聚发展正在加速重塑全球科技版图和创新格局,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意义深远,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指出,创新创业教育首先是教育,归根结底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创新创业教育深入推进的今天,短板和不足该如何规避和改进?本期,我们约请专家,并结合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实践、美国高校创新创业经验,共同探讨。

自1999年清华大学承办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正式拉开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序幕以来,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已经走过了整整20个年头。20年来,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断深化发展,在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适应全球竞争、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时代要求,也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的客观需要。

1、我国创新创业教育遇瓶颈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等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九大举措,标志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2016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建设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的通知》,开启了国家级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建设工作。2017年,教育部公布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名单,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工作。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训。2019年,教育部印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国创计划”项目管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

截至2018年底,全国建有高校双创示范基地19个、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0所;全国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2.8万余门、在线课程4100余门、精品慕课52门;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近2.8万人、兼职导师9.3万余人、首批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4492人;2019年,188所部属高校、932所地方高校共3.84万个创新实践项目立项,参与学生人数超过16万。当下,“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成为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竞技场和孵化器,获奖项目签约率、成果转化率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进入一个全面深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然而,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深化和快速发展,虽然大学生创业人数和创业项目数逐年递增,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和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本科毕业生总体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却连续保持“双低”趋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存在巨大差距。《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内创业的比例仅为2.7%,毕业三年创业存活率仅为44.8%,本科生创业成功率总体上不到5%。轰轰烈烈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与冷冷清清的本科毕业生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形成了巨大反差,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窄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割裂、导师队伍能力欠缺、实践平台匮乏、合作网络和资源支撑体系建设滞后等诸多瓶颈问题亟待破解。

事实上,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是高等教育自身对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需求做出的回应,是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的重塑,是教育范式的深刻变革。因此,在培养什么人方面,我们要从提升教育服务国家发展能力的高度,从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深度,从参与全球竞争、前瞻性地引领未来世界发展的广度来审视当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的全球领导者。在怎样培养人方面,鼓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和资源禀赋,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上不断探索,形成多元并包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分层分类的质量评价标准。

2、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深度交叉融合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