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诗·中国》致敬民族精神业界期待诗歌更普及

时间:2019-11-15 07:5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原标题:《诗·中国》致敬民族精神 业界期待诗歌更普及

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另一档诗歌类节目《诗·中国》继续引领荧屏。由《诗刊》社、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向民族精神致敬——《诗·中国》创作研讨会”11日在北京举行。30余位诗人、媒体人、专家、学者对于诗歌成为电视节目选题、进而带动大众关注表示赞赏。

《诗·中国》自今年10月13日起在安徽卫视每周日晚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位列同时段第三。该节目围绕“向民族精神致敬”,第一季推出8期8个主题“中国之恋”“青春之歌”“壮志凌云”“英雄本色”“巾帼芳华”“乡愁流韵”“守望家园”“梦想之光”,为观众呈现56首诗作名篇,并综合运用朗诵、访谈、纪录片等多种形式,讲述诗歌背后的故事,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作为嘉宾参与了《诗·中国》的录制。他说,中国诗歌文化源远流长,该节目不仅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一次致敬,也是在当代对诗歌传统的成功续接。通过对诗歌进行电视化的表达,营造了一种“在场感”,在诗歌与观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之桥,让诗歌文化得以融入当代人的生活。

安徽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禹成明介绍说,《诗·中国》将诗的故事分为三个类型:一是诗人的故事,二是诗歌本身的故事,三是与诗歌相关联的故事。在内容呈现上,节目采用多种艺术形式如朗诵、吟唱、京韵大鼓、元曲、昆曲等来展现诗歌意境,传递诗歌蕴含的情感、历史、文化。

专家们也为节目的进一步打磨提出了意见,譬如拓展选题空间,增加诗歌作品的体量,朗诵方式可再斟酌,提升节目的原创性、亲和力,增加竞赛环节等。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向云驹建议,今后的节目可以强化诗歌内容的专业性,提升专业深度;而在诗歌的选择上,可以增加一些现代诗歌、少数民族诗歌和民间歌谣;在主题上可以更丰富一些,如增加爱情主题、“一带一路”主题等。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蒲剑说,诗歌是一种很高级的写作,电视在传播时如何与高雅艺术结合一直是一个课题。过去有电视散文、电视小说、电视诗,那时候就是简单的画面配朗诵。时代发展到今天,需要用更吸引当下年轻人的方式。

“弘扬优秀文化是诗歌类电视节目的宗旨。”中国文联副主席胡占凡表示,《中国诗词大会》解决了记忆问题,接下来要解决懂诗、写诗的问题。他建议明确节目定位,处理好作品欣赏和讲故事的比重、古典和现代的比重等,把节目打造成品牌。(马海燕)

(责编:吴晓琴、丁涛)

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手机人民网人民视频客户端下载人民智云客户端下载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人民智作

 

推荐阅读

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化大家讲述亲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见证人丨致敬改革开放40年·文化大家讲述亲历》邀请改革开放40年以来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大家,分享其求艺之路的艺术探索与思想感悟。
【详细】
文艺星青年|汉语盘点2018|明星读经典,为你做海报

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化大家讲述亲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见证人丨致敬改革开放40年·文化大家讲述亲历》邀请改革开放40年以来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大家,分享其求艺之路的艺术探索与思想感悟。 【详细】

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
人民网文化频道与“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媒体团一同实地走访六大书院,深入挖掘书院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探讨书院参与地方及国家文化建设的作用、贡献,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
【详细】
文艺星青年|汉语盘点2018|明星读经典,为你做海报

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 人民网文化频道与“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媒体团一同实地走访六大书院,深入挖掘书院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探讨书院参与地方及国家文化建设的作用、贡献,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 【详细】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