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山西网络视听文艺节目建设的策略分析

时间:2018-10-15 20:33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制作优秀的网络视听文艺节目作为山西构建现代传播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提升本区域传播力的重要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无论是就媒体技术平台、内容和产业等的整体表现而言,还是就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的各自现状而言,山西均面临推荐媒体融合发展与制作优秀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地域性研究的角度,针对目前山西网络视听文艺节目制播中出现的问题,从传播策略、制作策略、播出策略、营销策略四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旨在大力推进山西网络视听文艺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山西;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2-0136-02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制作优秀的网络视听文艺节目作为山西构建现代传播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提升本区域传播力的重要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体状况来看,山西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的发展相对落后。现阶段山西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至少在技术平台、产业发展及内容建设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一、以受众为出发点的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的传播策略

“大众传播学的使用——满足理论认为,受众选择接受什么样的媒介,是由于受众对媒介所传播的内容进行了能动性选择。这种能动性来源于在获得信息过程中受众的期望值和满意度。”[1]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受众的求知、审美和娱乐需要都变得更加强烈和多元化。目前中国网络节目最大的受众群是集中在20岁至30岁的大学生和白领,他们最喜欢的网络节目集中在网络短剧、综艺娱乐、脱口秀等[2]。相对于山西来说,受众结构也同样如此,网络视听文艺节目必须关注自己的忠实受众群,而这个群体则是年轻、充满活力、思维活跃的一个群体。因此,在节目创意、内容安排、主持人风格以及语言特征都必须与这个受众群体的需求相适应,这样的网络节目才有市场。

首先就是要充分考虑受众放松压力的需求,针对学生与白领群体,他们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工作压力及生活压力,所以网络视听文艺节目传播过程中要明确他们的收看习惯、收看时间及收看空间;其次要充分考虑受众反复品味的需求,在节目时间设计、环节设计及看点设置上,都要有深度有笑点,让他们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去分享去回味,制作经典节目的魅力也在于此。

(一)发挥地域特性引发受众共鸣

1.抓住地域性特点。山西网络视听文艺节目要讲述山西自己的故事,传播真正属于山西地域的历史与文化。这样山西本土的受众才会有心理的归属感与自豪感,而非本土的受众会对山西产生好感与认同感。以地方文化与地方特色吸引本地受众,进而带动全国受众,是省级自制节目的重要策略。

2.结合地域性特点设计栏目。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三晋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设计栏目上可以充分利用如此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虽然目前山西卫视的几档节目,比如《歌从黄河来》《走进大戏台》《伶人王中王》等,但是在制作思路上都是纯电视的思维方式,没有涉及并考虑网络传播的特点。

3.结合地域性设计选题。山西除了丰富的文艺资源,在佛教文化与商业文化方面也是历史悠久,满负盛名。有句俗话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居全国第一,被誉为“中华文明的主题公园”和“古建艺术博物馆”。所以在选题上可以充分考虑:佛教文化、商业文化及旅游文化,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做到“山西人懂山西,外地人看山西”的文化氛围。比如制作一档关于“山西匠人”的网络体验真人秀节目。

(二)创新互动模式增强受众参与感

网络用户的最大特点在于他们意在迫切表达个人观点,更直接的“去中心化”的影像社交,在观看网络视频的同时实现自我的建构与展演。所以要充分重视受众的参与感,实现得力有效的互动模式,线上与线下的联动,是地方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的优势。

(三)调整主持风格满足大众需求

1.专业性。这里的专业性并不是强调语音语调与语言表达的专业素质,而是强调主持人对于主持这档节目所涉猎的领域,要具有全面的了解与专业的认知。不能说是专家,那也一定是具有话语权的。这样,才能在短小精悍的网络自制节目中“语出惊人”“先发制人”,从专业领域方面自由掌控节目流程,来满足受众挑剔的眼光,得到受众的认可。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