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為何燈總要亮到深夜?誰搶走了中小學生們的睡眠時間

时间:2019-11-09 16:02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誰搶走了孩子們的睡眠時間

  安徽亳州,譙城區風華桐鄉路小學的老師在教孩子們正確的睡覺姿勢。

  1月2日清晨6點15分,13歲的惠聰床頭的鬧鈴聲第二次響起,長達一分鐘的鈴聲並沒有把惠聰喚醒。

  這一天是元旦小長假后上學第一天,但惠聰依然疲憊不堪。

  “假期作業一點兒不少,現在臨近期末了幾乎每科老師都發了好幾份卷子,孩子每天晚上都睡得挺晚,昨晚也是差不多11點才睡覺。”惠聰的爸爸趙先生說。

  惠聰是北方某座大城市一所名校的初一學生。自從上了初中,惠聰幾乎沒在晚上十一點之前睡過覺。“每天都有很多作業要完成。”趙先生說,有幾次甚至熬到了將近凌晨一點。

  中小學生學業負擔重、中小學生睡眠時間不足是近些年來教育領域內的一個重點、難點問題,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

  為了能保証孩子們的睡眠,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上到教育部下到各地教育管理部門反復出台了有關減負和保証孩子睡眠的相關政策。就在前幾天,教育部還聯合國家發改委、公安部、民政部等九部門下發了與中小學生減負相關的通知,俗稱“減負三十條”,再一次明確了“保証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10個小時,初中生不少於9個小時,高中階段學生不少於8個小時”。

  其實,早在10年前,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就已經指出,保証充足的睡眠有利於生長發育和健康(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10個小時,初中生每天睡眠時間9個小時,高中生每天睡眠時間8小時)。而與“減負”相關的政策更是幾乎年年都在出台,但是,情況並沒有得到明顯的改善。

  “我們每5年做一次少年兒童發展狀況調查,可以用‘每況愈下’這個詞來形容現在的情況。”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說,同樣的問卷、同樣的省份,同是小學四年級到初三的學生,通過縱向的比較發現,他們的睡眠問題沒有改善。

  國家要給中小學生減負,家長也在抱怨孩子越睡越少。這樣一個從上到下都重視的問題,為什麼成了難題?為什麼中小學生房間的燈總要亮到深夜?到底誰拿走了中小學生的睡眠時間?

  一個學期的卷子有半尺多高 作業在擠佔中小學生的睡眠時間

  那些深夜11點還沒有睡覺的孩子在做什麼?

  “寫作業。”這是一個毋庸置疑的回答。

  那麼,一個中小學生的作業到底有多少?

  教育管理部門對中小學生的書面作業量有嚴格的控制。剛剛公布的“減負三十條”中也明確指出: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業時間。

  一位初中學生的家長介紹,隻要語數外三科每門都留了作業,孩子就很難在90分鐘之內完成。而其實,這個時間也是很難計算的,同樣的作業對掌握程度不同的學生來說,寫作業的時間就可能有很大差別,而且孩子寫作業的認真程度也極大地影響著完成作業的時間。

  “隻要語文老師留了閱讀作業,我家孩子那天的睡覺時間就會很晚。”初一學生家長劉女士說,現在學校都非常重視學生的閱讀,每周留一到兩次閱讀作業,通常是閱讀經典篇目兩章,然后完成讀書筆記,“這個作業有的孩子半個小時就讀完寫完了,我們家孩子隻會精讀,讀一章就得半個小時,讀完兩章再寫讀書筆記,僅這一項作業就得花一個半到兩個小時。”

  而且,現在不少老師留作業也很有技巧,很多“作業”並不明確為“作業”。

  惠聰抱著一摞半尺多厚的卷子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這是這學期我已經做完的卷子。”然后指著桌上一小沓卷子說,這些是還沒有做完的期末復習卷子。惠聰說這個元旦假期僅副科生物、歷史、地理每門就各發了5套卷子,“老師沒說這些是作業,隻說是復習資料,但我哪敢不寫呀!”

  現在老師的不少作業是彈性的,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具體情況來決定到底寫不寫,“但是往往頭一天留的彈性作業就是第二天測試的內容。”惠聰的爸爸趙先生說,“時間長了孩子也都明白了:作業就是作業,都是剛性的。”

  我們說的還只是課內作業。而現在的孩子尤其是身處大中城市的中小學生,又有幾個不上課外班呢?

  不少業內人士指出,中小學校外輔導市場近年進入了瘋狂增長階段。2018年年初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17年基礎教育發展調查報告》對在中小學課外培訓界“眾所周知”的機構“好未來”進行了數據分析,“好未來”的培訓人次從2013年的82萬人次增長到2017年的393萬人次,增長了近4倍,而2014年到2017年每年的增長分別是25萬人次、43萬人次、80萬人次、163萬人次,從中能看出其極為明顯的增長勢頭。

  這樣的數據轉換到中小學生身上便成了生活隻剩下學習的“白+黑”“5+2”的連軸轉了。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