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海南率先全国开设职业初中班 为贫困学子改变命运提供新路径

时间:2019-11-06 17:05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海南在全国率先开设“职业初中班”,为贫困学子改变命运提供新路径

  你的未来“职”得拥有

海南率先全国开设职业初中班 为贫困学子改变命运提供新路径

  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职业初中班学生学习电工知识。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 海南日报记者 陈蔚林

  “这是离合器,那是挡泥板……”11月1日上午,海南日报记者来到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时,该校职业初中班的部分学生正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汽车知识。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孩子们的精神面貌有了较大改变,学习兴趣有所提升。省里出台的好政策让这些初三学生拥有了重返校园、提前接触中职教育的机会。”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职业初中班班主任陈恩惠说。

  今年9月,我省在全国率先试点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设立职业初中班,让建档立卡家庭、农村低保家庭和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中学业困难、反复辍学的九年级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并接受部分职业技能学习试点。这是我省在职教扶贫方面的又一创新举措。

  出新政

  11所中职学校开设职业初中班

  今年7月,省教育厅联合省财政厅、省扶贫办发布《海南省部分初中学业困难学生在职业学校完成义务教育并接受部分职业技能学习试点工作方案》。

  省教育厅职成教处相关负责人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根据方案,加入职业初中班的学生不仅是我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农村低保家庭和农村特困救助供养的学业困难九年级学生,还要符合“在校期间经过大力帮扶但仍然难以跟上学习进度、学习非常困难且反复辍学、长期辍学”这个条件。

  据了解,符合以上条件的孩子,有的已随亲戚外出打工,有的干脆闲在家里“混日子”,劝返回校并不容易。

  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职业初中班学生陈亮亮来自陵水黎族自治县,今年到该校学习前已经休学近一年。“不想读,读不懂,觉得读书没意思。”陈亮亮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他一开始并不想到职业初中班就读。但是经过当地教育局和学校老师多次劝导,他决定“过来试试”。

  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人员主动作为,有的登记造册,有的进村入户,有的帮忙做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今年9月开学时,我省成功劝返第一批223名学生,将他们安排到海南省农业学校、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等11所中职学校的职业初中班就读。

  根据规定,为了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劝返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中职学校就读,学籍仍然保留在原来就读的初中。在职业初中班就读后,他们可以选择返回原就读初中继续参加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或者免试继续在中职学校接受中职教育。

海南率先全国开设职业初中班 为贫困学子改变命运提供新路径

  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职业初中班学生在上汽车发动机实训课。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付真心 让学生重拾学习兴趣

  作为我省首批职业初中班试点学校之一,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今年9月一共招收了51名职业初中班学生。该校电子部主任陈放介绍,为了迎接这批特殊的新生,该校专门组织教研团队,用两个多月的时间设计了既涵盖义务教育基本课程、又能体现初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案,包括德育、科学、美育教育、综合实践、职业指导教育、职业预备教育和劳动技艺教育等内容。学生们在一年的学习时间中,能够接触到学校开设的所有专业和基础技能,为他们日后继续接受中职教育打下基础。

  学校很用心,但是有些学生一开始并不上心。陈放说,由于脱离校园太久,该校一些职业初中班的学生不仅学习兴趣缺失,基本规则意识也没有。有些学生见到老师不问好、没有养成规律的日常作息习惯、在规定时间内不穿校服、不来上课也不请假。

  为了让这些孩子“人进得来、心留得住”,陈恩惠作为班主任,除了要管他们的学习,还要管生活、管思想,“给学生们提供保姆式服务”。没有按时起床上课的,他到宿舍挨个叫醒;很少跟同学交流的,他一一做思想工作;跟不上学习的,他安排科任老师课后开小灶;家庭经济困难的,他自掏腰包予以资助。

  有收获 职教扶贫惠及众多学子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