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墨客学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学教育 >

频遭投诉业绩乏力 学大教育陷入迷途

时间:2019-11-03 22:00人气:来源: 网络整理

K图 000526_2

  多次切换资本赛道的学大教育最近“麻烦”不断。近日,继江西南昌有家长反映给孩子报了高考冲刺班,老师却让孩子整理发票后,又有河北石家庄家长反映其“霸王条款多扣费”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就上述问题曾第一时间联系学大教育总部相关负责人,对方以“事情属误读”回应,但并未进行具体解释。

  学大教育在暴露出校区管理问题的同时,其资本之路也颇为坎坷。学大教育所属上市公司紫光学大日前发布了2018年年报,报告称受在线教育冲击,2018年净利润大幅下降。紫光学大也发布公告称要处置学大教育,并完全置出现有教育培训业务。作为曾在纽交所上市,后又私有化回归A股的教育明星企业,几经管理控制权易手的学大教育陷入资本迷途。

  频繁被学员投诉

  日前,据石家庄广播电视台报道,朱女士给读高三的孩子在学大教育河北石家庄一教学点报了“全托班”,缴纳学费23500元以及住宿费和餐费。孩子去住了一晚并试学一天后觉得不满意,朱女士便申请退费。在申请一个多月后拿到了退费,但被扣了一个月住宿费和餐费,共计1280元。

  根据朱女士提供的协议照片显示,全款报名后,学员可免费试学半个月,半个月内不满意的,可全额退学费。试学期间产生的住宿与餐费,收取一个月的。朱女士认为这是“霸王条款”,仅住一晚、吃一天的饭就扣除整月的住宿费及餐费很不合理。

  此外,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明确培训机构培训时间不得与当地中小学教学时间相冲突、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但吃住学都在培训机构的高中“全托班”是否违反了《意见》规定呢?为此,北京商报记者向学大教育相关人士求证,对方表示该事情属误读。记者追问误读点在哪里时,对方表示全国校区众多,正在仔细核实。

  同时,根据学大教育官网,其在石家庄新华、裕华、桥西、桥东、长安5个区共有8个学习中心。但在全国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上,只能查到在新华、裕华2个区共3个分校显示为合法。

  不仅如此,近日还有南昌家长向媒体反映,花3万元给孩子在学大教育报了高考冲刺班,孩子说老师让在自习课上整理发票。且南昌市青云谱区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学大教育涉事分校目前没有办学资质,资质正在办理中,但并未审批下来。

  资本路坎坷

  据悉,学大教育在圈内属于老牌教育企业,于2010年11月在纽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提供面向中小学生的个性化1对1辅导及国际教育等产品。

  赴美上市后,学大教育的成绩单并不亮眼。据悉,刚上市时,其市值一度接近10亿美元,但随后开始下跌,市值徘徊在3亿美元左右。在回归A股前,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2014年和2015年亏损额折合人民币分别为6300万元和2700万元。

  在2016年,学大教育经紫光系私有化后回归A股。但由于2015年、2016年连续亏损被深交所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其股票简称也由紫光学大变更为*ST紫学。回归后的学大教育不仅没有身价暴增,反而还两次被计划出售。

  紫光学大董事长乔志城曾坦言,上市公司以现金方式完成对学大教育和学大信息100%股权的收购,主营业务变更为教育培训服务。上市公司原拟采取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资金用于支付股权转让对价,但受当时市场、政策等因素影响,发行方案并未顺利完成。上市公司向控股股东借款23.5亿元,并为此承担较高利息费用,对上市公司业绩产生一定拖累。也因此终止了之前提出的55亿元的定增计划。此举使得学大教育的管理团队未能实现持股目标,实际管理层与上市公司的决策层形成错位。

  在2017年,学大教育创始人金鑫也辞任了自己在紫光学大内的职务。有资深业内人士表达了对学大变局的理解,“一个可能的方式是,紫光学大把这个资产(学大)卖掉,拿回现金归还股东借款。另一个可能是,金鑫他们再募集资金把学大买到自己手里,变成一个没有上市的私有公司,今后再卖给某一个上市公司,但这步棋要走也是非常困难的”。

标签:


本类导航

sitemap | sitemap